王二的井与中国石油价格
时间:2022-07-1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王二的村子缺水,全村王二的院子里有一口小井。过去,村子里的人都过着简朴的生活,更不用说洗车了。那时候根本没有车,连洗澡都不是很频繁,那时候一口井就够了。那时候没人管井,谁想打水都可以,而且水是免费的。
后来,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好。很多人家里买了车,卫生习惯也变了。村里的水马上紧张起来。很快,光靠水井已经不够了。村里得花钱从外面运水进来。但是因为水已经免费很多年了,村里也不是很好,马上就开始收非常高的水费,只能象征性的收。水价不高,大家都习惯了再用水,水量开始爆炸。
问题是外面的水不便宜,全村每一滴新增水都要从外面带进来。这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成本,也是稳定供给的问题。谁能保证送水车每天都能按时把水送进来?
于是村里有人出了个主意:那就提高水价。提高水价可以减少对水的需求,改变浪费水的习惯,最终缓解村外对水的依赖。王特别支持这个建议。通过提高水价,他家的井水也能卖同样的价格。这不是意外之财吗?村里的大部分居民自然对这个提议很反感:不是让王二家在苦了村里的老百姓之后发了一笔横财吗?
国际油价从2010年年中开始一路上涨,长期处于每桶100美元以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上调了,加油站的汽油价格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这个时候,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巨额利润、垄断地位和薪酬水平就会成为众怒的对象。同样的情绪在其他国家也很普遍,只是矛头不同。每当美国油价上涨,就会有议员跳出来要求调查石油公司是否操纵价格;当英国油价上涨时,一些人会抗议政府征收高额燃油税。说实话,英国和西欧的税真的很高。北京的汽油价格高的时候7块多一升,而同期伦敦的油价换算成人民币就是13块多一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税收。从燃油税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重税,包括英国、日本,甚至加拿大。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的一个例外,税收比较轻,这也使得美国的油价远低于所有这些国家,也低于中国。
回到中国的油价,其实有三个问题是经常联系在一起但应该分开理解的:油价水平、成品油定价机制、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利润。
先说比较简单的,就是石油公司的垄断和利润。这件事在我看来,类似于回答下面这个问题:是不是因为王二家有村里唯一的一口井,也就是垄断了水源,所以不管水价多少,王二都应该享有全部的利润?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是行政给的,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所以,我们不能把大庆油田交给中石油开采,所以生产出来的石油利润将由中石油主导。因为我们不可能走遍全中国,大部分加油站恰好都是中石化或者中石油的,这些加油站的利润应该都是中石化和中石油主导的。当然,不能因为一个打字员恰好在中石化打字,就应该比普通打字员多挣几倍的钱。但这是一个宏观问题。这不仅仅是石油公司的问题,其他很多国企也有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宏观上来实现。王二的村子可以一起做决定。王二院子里的井的利润将由全村人分享,而不是王二一个人。这个决定完全可以脱离具体的水价。中国也需要宏观解决石油公司的利润,或者更广义的国有企业的利润。具体的方案是什么,可能比较复杂,但方向应该是明确的:国企的利润要为全国人民提供福利,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员工。
我说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就是成品油的定价机制。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仍由NDRC决定。2009年1月之前,成品油调价机制几乎完全不透明。国际油价上涨时,成品油价格不一定上涨,但国际油价下跌时,成品油价格可能上涨。2009年1月后,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了改革。尽管定价机制仍然非常复杂,透明度仍然有限,但改革的方向是将成品油定价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挂钩。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小步。让成品油价的变化反映成本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事情。任何试图通过行政手段稳定成品油价格的做法,只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脱节,不仅缺乏透明度,还会带来严重的扭曲。原油价格涨,成品油价不涨。最后只能靠财政补贴。烧的油越多,补贴越多。这是一种非常倒退的补贴方式。3354你要补贴的是生活困难或者受灾的人,不是开奔驰或者宝马的人,但是最后拿到补贴最多的是开奔驰或者宝马的人。原油价格下跌,成品油价不跌,最后都成了石油公司的额外利润。石油公司的利润还不够高吗?因此,与原油价格挂钩的高度透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应该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最后我说一句,可能是最有争议的,就是油价的高低。中国成品油税后价格高于美国,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油价的绝对水平是否过高?就消费者而言,油价越低越好。所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中国的油价。
太高了。不少人觉得,如果把过路费等各种成本考虑进来,再考虑我们的收入水平,相对应的开车成本中国更是太高。这些看法都有道理,但我们也得从更大的图景来看这个问题:节能减排、交通拥堵和能源安全都意味着,结构性调高终端油价也许才是正确的方向。
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来减少能耗,引导节能技术的发展,缓解交通拥堵,这是基本的经济学ABC。这未必是一个受欢迎的选择,但恐怕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美国的油便宜也导致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油耗”极大,一个简单的比较是人均耗油量。在2008年,美国平均每人每年用油超过22桶,日本是不足14桶,而油价相当于美国油价两倍多的英国,人均用油只有不到美国的一半,是10桶。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类似,基础能源的结构也比较类似,人均用油量有这么大的差别,油价的差别怕是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