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病的根源
时间:2022-07-1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自信经济的定义是对目前酝酿的隐性趋势的补充。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开始了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也增加了生活的密度。今天的生活密度是30岁一代的5倍,20岁一代的3倍。
在我们爷爷辈的时代,人可能要安稳专注地度过人生的前50年,才有机会出国,体验不同的文化。终其一生,他也最多扮演2-3个角色:父亲、丈夫、员工或老板。
在我们的父亲节,我们可能要活40年才能享受生活。当时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技术,但仍然没有完全突破在生活中同时在场并扮演多重角色的可能性。在平均寿命74岁的年代,父亲的生命密度是他们祖辈的两倍(即他们活的一生等于他们前两辈子经历的总和)。
如今,科技让我们可以拥有和操作多重身份,比如——朋友圈、微博、脸书、Instagram、Twitter、游戏、公司、家庭甚至虚拟生活。这使得生命的密度急剧增加。不用说,下一代的人生经历比我们早15年以上。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会比我们的父辈密集5到7倍。
这是一种快乐,但也带来了极度的恐惧。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居住密度如此之高的时候。再加上科技已经到了无法阻挡进步的常态,已经不需要人类原有的技能了。
因此,不仅生活密度增加,而且生活中可用的空闲时间也增加了。想象一下,当一天有8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你会做什么?你会担心吗?你会害怕吗?这些都是现代人面临的现实,所以精神疾病(文明病)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缺乏信心去面对这个既定的外在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开始追求各种熟悉的东西来让自己感觉更好。就像二战后,人们开始追求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梦想,让自己重新充满希望。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最近五年的电影,大部分讲的都是不真实:漫画,虚拟,漫画……但这些不真实都是来自最熟悉的老片。漫画里没有新角色,都是过去40年代到50年代的漫威漫画人物;动画片也是10到20年前的续集;虚拟故事在不断地翻拍过去耳熟能详的科幻片。
这些都不是创新,而是用新的美感和手法包装我们熟悉的一切。这种商品提供了自信,使人认为自己能够想象、面对和接受未来。而这就是未来3-5年将成为主流趋势的“自信经济”。
自信经济的定义是:让消费者通过陈旧的现代内容找到过去生活的熟悉感。这样才能脱离不甘心的现实,给自己放松的空间。在瞬息万变的现实中,建立一个熟悉的基点。
这种趋势在应用到与“美容”和“健康”相关的行业时,可以明显看出。越来越多的健康意识是回归过去所有熟悉的习惯。绿色意识形态提倡的是回归地球的本源。
健康是在离家最近、最熟悉的地方实现的。早期品尝美容产品的灵感来自古代法中的民间饮食,如薏仁水、红豆水.
这些都是存在了很久的记忆。只是通过新技术、新包装和新制造工艺。
相反,所谓的“新”和所谓的“未来”突破在当前的市场中已经失去了致命的吸引力。由于不熟悉和普遍缺乏自信,消费者不愿意这么快接受较新的事物。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