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校长的耳朵


    时间:2022-07-1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校长的耳朵

    最近在重庆北碚某小学上课时遇到一件事。在那堂课上,我们讨论了一个小学科学课本上的思维问题: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

    孩子们转动地球仪,说出他们的答案。两三次发言后,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孩子举起手,说了一句有些含糊的话:“我认为黎明在每个地方都是先来的。每次(地球)转向一边,另一边都不是(面对)太阳,另一边又转向面对太阳。又成了第一。又拐了一个弯,反方向又迎来了。一开始是第一次,这次也是第一次。每一个都是第一个迎来黎明的。”

    这孩子说话很快,像绕口令一样。他的绕口令没有得到老师的任何回应。他一讲完,老师就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

    当然,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一致正确的:北京将首先迎来黎明。

    后来老师把讨论扩大到北京和纽约,哪个城市最先迎来黎明?学生们突然开始犹豫了。他们手里的问卷上,有的回答北京,有的改成纽约。有的回答纽约,然后改成北京.

    让我感动的事情发生在教师评优活动中。经过同事们的表扬和建议,上课的老师说学生们基本都明白了,但还是有一些困惑的学生,比如那个“每个人都是第一个迎来黎明”的学生。

    这时候校长接了电话。

    “这个孩子已经超越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说他的演讲是这个班最好的演讲。他的演讲正好可以解释学生们在北京和纽约之间的摇摆不定。他在讨论开始时就预见到了每个人的犹豫。他已经意识到了循环和轮回。这里是白天,那里是晚上,这里是白天,这里是晚上,这里是白天,那里是晚上,所以谁说谁先来?他已经站在太空(space)看问题了。"

    这位40岁的校长在示范课上对老师说,“听孩子说话才是你要学的。”

    那一刻,我感到了为他鼓掌的冲动!校长的讲话和我听过的所有评价都不一样。他不说你的引言写得有多好,你的探究活动设计得有多好,与教学目标结合得有多好,你的课堂结构是否达标等等。但他明确地把一个被老师忽略的演讲,一个脱离了这节课教学目标的演讲(无论地球是从东向西转还是从西向东转)认定为“这节课最精彩的演讲”,仿佛海藻被推开,露出了一个鲜活的小春天。

    根据紧密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忽略这一“最佳演讲”是可以理解的。自然也不能说她素质差到不懂“环流”,没有能力让自己的想象力上升到太空中去看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她忽略了这个发言,心理上属于“非注意盲”。当时她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上,所有与地球自转方向关系不大的信息接收器都被关掉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像一个强大的声源,背景中的其他声音此刻对她来说都是“噪音”,必须屏蔽。即使她听到了,这种互动的枝节问题也要及时掐掉,以免影响其大声喧哗的发展。试想一下,如果她在家里听到儿子说同样的话,她不一定会觉得自己糊涂。她甚至可能认为孩子有某种朦胧的“空间”意识。

    是的,毕竟经度和纬度不一样,经度有一个0.——的自然赤道,划分经度的本初子午线是人们通过协商投票选择的。黎明的顺序是——,这是这条假想线规定的,这个孩子还不知道。他觉得既然没有统一的起跑线或终点线,判断谁先谁后是不公平的。他在想象中升上天空,清晰地看到这个旋转的小蓝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迎来黎明的第一次。

    听课的校长注意到了孩子内心的这种小波动,也明白了为什么孩子明明知道老师在示范课,一帮人在听课,大家都在讨论地球自转方向的相关问题,却不合时宜地出来宣布要迎接黎明,和课本争论,在全班合唱中发出不和谐的声音。教室上方不是挂着“科学探究教学实验课”的红色横幅吗?

    如果我是那个女老师,我会把校长的评价告诉那个孩子和所有的学生。你可知道,我那些善于科学想象的学生的种子,不会因为这一场雨的淋洒,而长成一棵可以成为科学栋梁的“大树”吗?如果我是女老师,我也会培养一双校长的耳朵,我会记得在任何一堂课上都要仔细筛选那些有价值的“噪音”,不让学生的“真正理解”信号在这节课的主题之外被糟蹋。

    我国《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列在“内容标准”的首位。真正的意义应该在这里!把教学目标仅仅理解为科学课堂上的探究套路设计,理解为一次教学竞赛的评价指标,理解为每节课教学任务的完美实现,甚至理解为一个老师每学期一到两次的“示范课”竞赛活动,确实是狭隘的。

      我仿佛又坐在当年科学教育的课堂上。     我的导师组长戴维,一位瘦瘦的,戴着眼镜的犹太裔教授,美国科学教育的重量级人物,正举起一根手指,笑眯眯地、第一万零一次地重复他最心爱的名言——     “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学生想法的本质!”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