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对当今中国的了解肯定不如凯尔·波罗
时间:2022-07-1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唐纳德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已经进入第二年,美国自由派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充满了对特朗普的幸灾乐祸。103010年1月8日封面故事,一个自信开放的中国面对的是失去了头盔和盔甲的美国。文章标题《让中国再次伟大》恶搞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将美国的衰落归咎于总统。但这种报道,以及其他英雄所见略同的报道(话题不限于美国国内政治),都有一种紧张感。在这个分水岭时刻,似乎普遍认为中国的时代已经到来。
最有力地改变了主流观点的单一事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103010封面故事之后是一个戏剧性的专题摄影,带领读者走上了“新丝绸之路”。在美国,“丝绸之路”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几乎每年都有相关的新书出版。中国的计划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在以混凝土和钢铁为隐喻的现代话语中,“丝绸之路”激发了西方人的文化记忆,让他们联想到精致的丝绸服装、宏伟的宫殿,以及条条大路通东方的古代。
丝绸之路对西方人想象力的诱惑有一个显著的焦点:一个年轻的威尼斯人在700多年前走过这条路,他至今仍是与中国打过交道的最著名的西方人。我翻译了《纽约客》,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第一部直接从原文翻译过来的英文。在翻译的过程中,我试图理解他的长期声誉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关系意味着什么。每个人对丝绸之路的谈论让我想知道凯尔波罗能教给我们什么关于它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纽约客》 《马可波罗游记》
凯尔波罗能告诉我们的第一件事是,道路可以很容易地打开或关闭。东西方之间的交流经常是脆弱和中断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战争的对象。罗马离中国很远。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许多世纪,伊斯兰教的兴起阻断了欧洲与外界的交流。蒙古人横扫欧亚之后,道路豁然开通。但当1271年17岁的凯尔波罗从威尼斯出发时,他对自己要去的地方知之甚少,就好像他要离开地球一样。
尽管无知,欧洲人早就形成了一些关于亚洲的固有观念,这些观念基于《马可波罗游记》和古典传说的迷人混合。欧洲人坚信亚洲生活着奇怪的怪物种族:狗头人,脑袋长在胸前的人,没有嘴巴,完全靠苹果香味生活的人。
他们认为亚洲有一个深谷,里面满是钻石,而得到这些钻石的方法就是把一些生肉扔到深谷里,然后把猛禽放下来。他们认为伊甸园位于远东,地图上画的伊甸园有埃及或印度那么大。
据《马可波罗游记》亚洲是人类的发源地,人类的命运在那里等待。基督教把它的噩梦和救赎的梦想放在了灰暗的亚洲。根据古代欧洲人的想法,亚洲的北面是野蛮民族哥革和玛各,他们将蹂躏世界,直到在世界末日的最后决战中被击败。更令人欣慰的是,东南部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它的统治者是一个叫约翰神父的基督教国王。他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和无敌军队的传奇人物,是欧洲人集体想象中的潜在救世主。当然,我们必须先找到他。
这就是一个无知的人的想象力的样子。凯尔波罗知道所有这些故事,并在他自己的书中敷衍了事地予以认可。但当他真正到了中国,他发现了一个比传说有趣得多的真实世界。他游历中国各地,有时随父亲和叔父(均为商人)游历,有时担任忽必烈的护卫或使者。一个完全未知的文明出现在他面前,这让他很开心。
在回忆了自己多年的游历后,他兴奋地讲述了一个富裕、辉煌、发达的帝国:在这个世界上,宫殿大如城市,一座城市有数千座桥梁,人们可以一边在湖上游玩一边用餐,河流治理得井井有条,运河连接着河流,河上的货船熙熙攘攘;邮局可以在几天内将信件送到千里之外,纸币被广泛使用,而纸张在西方仍然是一种稀罕物。
我用《圣经》的手稿和早期印刷的版本还原了凯尔波罗丢失的原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凯尔波罗是一个既热衷于外来文化,又喜欢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人。他对蒙古帝国统治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习俗充满了好奇。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无耻地大肆赞扬他的恩人忽必烈汗。
《圣经》插图:凯尔波罗遇见忽必烈《马可波罗游记》插图:凯尔波罗遇见忽必烈。
欧洲人称蒙古人为鞑靼人,这个名字来源于古典神话中的地狱。凯尔波罗毫不掩饰战败的南宋人对新皇帝的敌意。但他夸张地称赞忽必烈汗是“世界上和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他称赞忽必烈的权力和威严。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景象,忽必烈威严地骑马穿过他的宫殿花园,“一只豹子被绑在马尾的带子上”。他还歌颂了忽必烈的智慧,不仅仅是他的宗教智慧。
慧。
在马可·波罗的大篇幅引文当中,忽必烈解释自己为什么更愿意接受行神迹的佛教僧人,而不是当地基督徒:因为基督徒“十分无知,自己无所作为,也没有力量”。马可·波罗说,是佛教的人道主义教诲启发了忽必烈慷慨大方的福利政策。马可·波罗还说著名的祭司王约翰只不过是个愚蠢傲慢的军阀,被成吉思汗杀掉也是罪有应得。这些都不是虔诚到狂热程度的中世纪基督徒的思维,他们更不可能公开表达这些想法。
马可·波罗旅行了二十四年,其中十七年在中国度过。1295年,他终于回到家乡。他不是擅长舞文弄墨的人,直到他在一场海战中被俘并被囚禁在热那亚,才开始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马可·波罗游记》的“序言”说,“他不愿虚度光阴,便决定写下这本书,供读者赏玩。于是他请狱友比萨的鲁斯蒂谦把这些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