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留学值得吗?


    时间:2022-07-1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留学海外值不值

    “判断一个人好不好,不要看他上的是哈佛还是斯坦福。”作为第一个登上美国杂志《福布斯》封面的大陆企业家,马云不仅没有留校,还两次高考落榜。

    随着留学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海归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甚至消失。然而,非常重视教育的中国父母仍然坚持送孩子出国留学,甚至不惜任何代价。

    海归拿高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不久前,将于2014年7月离校的准毕业生李燕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回到北京,开始找工作,却意外地发现国外大学的文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

    “我不在乎赚多少钱,但一定要能解决户口问题。”这个25岁的女孩坚定地告诉笔者,“如果我没有户口,我宁愿离开这座城市。”

    北京的户口政策偏向留学生,但这个要求在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并不算低,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难。为此,李燕先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和部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目前仍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25岁的Vivian Yu在美国获得了传媒硕士学位。两年内,她的父母为此花费了15万美元。她向美国和中国的几个地方投了简历,但都没有成功。“我靠家里的关系终于在一家美籍华人的公司实习了,但我总觉得不舒服。”她说:“我想放弃,但我不相信我能找到另一份工作。”

    来自北京的男生杨致远(Jerry Yang)在英国获得硕士学位,然后继续在美国攻读MBA,但他目前的月收入只有1800美元左右。“我在美国的时候,没有去图书馆,而是研究当地的房地产市场。我用父母的钱在曼哈顿买了一套小公寓,现在靠这个房租生活。"他说,"我后悔没有攒钱出国留学,投资几套房产,因为一个学位不能帮我找到回报这么高的工作。"

    求职网站Carefree的首席人力资源专家詹妮弗冯(Jennifer Feng)表示,当你持有海外或本地大学学位时,起点和薪酬“没有太大区别”。海归拿高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留学生,很大一部分只能算是一般的中国学生,甚至有一部分是中等以下的学生,没能考上中国的大学。同样,他们上的国外大学也不一定是一流的。

    在海外学习英语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招聘人员表示,从当地接受过英语教育的毕业生中,可以找到符合要求的员工。

    作为中国第二富豪宗的独生女和继承人,娃哈哈集团的“公主”宗馥莉在海外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据《金融时报》报道,宗在发布会上公开表示,自己三十多岁的女儿“既不了解中国企业现状,也不了解国际形势”。

    没钱,就得送孩子出国留学。

    自从上了外国语高中,去美国留学一直是Elena Gao的夙愿。但直到她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这个来自河南的27岁女孩才收到了她最喜欢的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美国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是Elena迟迟不出国的最大障碍。虽然家境殷实,但她不希望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获得更高的奖学金是她出国留学的先决条件。

    对于25岁的高伟来说,去墨尔本大学不是她的首选,但她没能进入中国的顶尖大学。四年下来,她在墨尔本的生活费达到了100万人民币,但对于在南京做生意的父母来说,这笔钱“不算什么”。“那不是我的钱,所以我对所谓的投资回报没有概念,但我有4个美好的回忆。”她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在中国,Elena和高伟的选择并不少见。随着中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父母越来越想送孩子出国留学,不管他们有没有钱。

    据美国《国际商业时报》报道,中国90%的资产过亿的富人计划把孩子送到国外,而85%的100万美元以上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教育。2013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45万;到2014年,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中国家庭将达到50万。

    《金融时报》说,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国际学生人数增加了两倍多,并且还在继续增加,尤其是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的国际学生。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底,来自中下层阶级家庭的留学生仅占留学生总数的2%,但到2010年底,这一比例已上升至34%。

    美国高等教育是中国家长的首选,其次是英国和澳大利亚。中国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无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则因“过于死板机械和过分强调死记硬背”而备受责难。     希望“创收”的外国大学,也越来越依赖来自中国学生的费用。美国教育情报中心发布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已成为最大的教育资本来源,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左右的父母,希望花三四年的收入,为孩子“买”来外国大学的学位。近40%的中国家庭相信,花20%~50%的积蓄让孩子出国留学是值得的。     留学海外仍是不错的选择     为了供26岁的顾慧妮(音)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父母花了50万元。“我去美国的费用高得就像每天都住在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里。”这个年轻的女孩用流利的英语告诉《金融时报》的记者。毕业后,顾慧妮加入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希望“帮助别的家庭避免类似的错误”。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