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籍贯 最后的出生 年老 疾病和死亡
时间:2022-07-1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老有所养”
二月份回家,看到曾祖父身体很好。
这两年我奶奶总跟我说:你爷爷有钱,一个月1000多块。
妈妈还说:不用付钱,买点东西就行了。
我很听话,连别的都没买。我只是在联赛年的时候把嫩菜放在他碗里。
06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他没有经济实力,一个人给了我200块钱。我几乎可以肯定那是他唯一的私房钱。为了拿出手好看,他还特意把皱巴巴的零零碎碎换成了两个崭新的。200就像两个反光板,一下子照亮了他满是泥泞的脸。
前几年国庆假期,我给了他100块钱。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颤抖的嘴唇几乎说不出话来。它才100元!
如果我知道他的反应会这么激烈,我就不会接了。钱在他手里,感觉比拧两块砖还重。我真想找个脑袋把它拍下来。
如果我要还给他,他肯定会觉得我和他有距离。拿着它,我们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83岁的爷爷一辈子务农,从未结过婚,曾经和最小的弟弟住在一起。后来弟弟酒后失踪,嫂子病死,两个侄女相继出嫁,身边只剩下我这个未婚侄子。
2011年的一天,爷爷来我家求助,说他不会拉屎。当年侄子在外打工,爷爷没人管,父亲只好把他接进自己家。后来,爷爷回到了侄子身边。
现在,爷爷每个月都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
在我们老家,“新农保”的内容是:农村户籍、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政府支付,个人账户需要缴纳保险。这笔钱从100到1200分12个档次。据网上报道,近几年提高了3个档次,最高1500,16岁就有资格投保。参保人根据以上档次自主选择,按年缴费。多缴多得,个人账户每年获得当地政府不低于30元的补贴。
这些数据大多来自网络,想问家乡的农民,很少有人能解释清楚。
在我家乡这个政策开始的时候,国家给60岁以上的人提供贷款来补充个人账户养老金,每个19800元。这笔贷款要从个人领取的养老金中逐月扣除,然后才能还清养老金。还有老人自己个人账户交22800。
爷爷当时60多了,就去贷款19800。到目前为止,贷款已经还完了,他每个月能拿到1700元的养老金。但是从那以后,用贷款给老人买保险的政策就消失了。我爷爷奶奶只相信勤劳节俭,用双手脚踏实地的生活。他们不相信天上会掉下什么好东西,也不占便宜。他们更怕借的钱是自己掏腰包,而我们对此毫无概念,所以错过了。因此,他们只能领取由政府补贴的基本养老金。现在是每月75元。我在网上看到他们今年会转到90元。
现在,我爷爷种菜,我奶奶养猪。他们的生活费用很低。每一分钱都会省下来,他们也很少买肉吃。
我对爷爷奶奶说:你看,我错过了。
爷爷不说话,只是继续用锄头挖姜黄。
奶奶不停地用手里的剪刀把姜黄的根剪掉。她笑得没那么肯定:我错过了,以后还有wow。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店了,所以才这么辛苦。
我问我妈,一次性买一份高等级的养老保险(传说中的高保)要四五万?
四五万?十多万!我妈一边给客人做饭一边叹气。
在餐厅喝酒的六表哥证实了我妈的话。
看来我们真的买不起,还有爷爷
刘大爷说,这跟打赌不一样。你我这个年纪都能买,以后慢慢拿回来。利润肯定是有的,但是既然都老了,就没必要再买了,万一亏了呢。
我认为他这样说有点残忍。
有传言说我爷爷想过和我们在一起。我不熟练的父亲和家人担心压力过大。我爷爷一开始很担心。我说只是一副棺材钱。爸爸说没那么简单。
我怕生大病!
即使在2018年的今天,我们依然买不起,即使生病。
烧香祭祖
30号晚上,是这一年里唯一一次我们面对祖先。我的祖父、父亲和我在家祭祖。
贡品桌上应该贴了一张红纸,虽然是空的,没有字。
各地的祖先崇拜都差不多。据我所知,海南儋州市南丰镇吴冶村叶家的祠堂,红纸上有“左照右目”,上面还有堂号。我们邓家应该是南洋会馆,就像叶家一样(说明我们祖上是老乡)。据说是皇帝封的。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朋口镇宣和乡培田村吴氏宗祠内(自称是
夫差的后代),这个位置还要挂本地开宗老祖的画像。
到了我们家里,这一切都被简化。2017年6月翻修房屋以后,墙面重新刷白,现在连这张红纸也没有了,不过无所谓,反正皇帝也不管这个了。
贡台正中放着一个大斗碗,里面是香灰。斗碗左方是我和妹妹的童子,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替身,用木头削的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