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等教育“更高”
时间:2022-07-0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现在中国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专业的”生产者,也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很多原本属于职业培训的学习,因为进入了大学,变成了“高等教育”,使得高等教育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职业教育”原本是中等教育的一种。由于职业和高科技的积累,职业教育向大学转移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大学的职业教育和普通中等职业教育有什么区别,才能成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特点应该是超越专业知识传授的人文教育,即可以称为“人的自由教育”的人文教育。早在大学出现之前,人类就有了最初的高等教育概念。在高等教育中,人们接受“成人”教育,不仅是年龄上的成人,而且是个人和社会关系上的成人。
“成人”涉及到什么是人类美德、幸福和价值的知识。人的自由而有意义的存在依赖于对人文知识的探求,也反映在对人文知识的探求中。这种人文知识未成年人很难掌握,需要等到一定年龄等知识具备后才能习得。直到今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本义仍然是而且必须是人的自由教育。
古希腊人认为数字7有特殊的意义。人7岁以后开始换牙,14岁进入青春期,21岁完全成熟。人的教育是和他们的“七基成长”挂钩的。他们7岁开始学习,14岁和21岁是他们受教育过程中的两个提升年龄。亚里士多德把14岁定义为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转折点。14岁之前,一个人学会了读书写字,还有一些文学;14岁以后,需要三年时间进行“其他学习”。亚里士多德的“他学”指的是通识教育。希腊的通识教育课程也是7门:语言、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音乐、几何、占星。
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希腊的观念,称这种教育为文科,也就是所谓的文科。直到今天,很多美国大学的核心部分仍然是“文学院”。人文教育提供了一门适合自由人的学科。按照启蒙时代的说法,适合“君子”(受过教育的人),按照现代的说法,适合“公民”。
我是来把文学院翻译成“人文学院”的。还有美国文理学院的说法,意思是“文理学院”。这里的艺术不能简单理解为艺术,而应该是人格品质、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的智力能力。文理学院的教育是相对于特定职业教育而言的。它的目标不是教学生一些特定的谋生技能,而是从各方面教育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有教养的文化人。所以文理学院肯定会教古希腊思想,但肯定不会教会计学。
在古代,除了普及教育和人文教育,只有三种“职业”教育,即医学、建筑和教学。其他都是“手艺”。手艺是通过“学徒”而不是“教育”学来的。皮革匠、修船工、修帐篷工、木匠、酿酒工都是“手艺人”。工匠可能有机会担任重要的公职,但他们是缺乏“教育”的人。在苏格拉底的对话中不止一次出现的阿尼图斯(苏格拉底审判中的检察官之一)是一个皮革大师,他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而偏狭,排斥新思想。
现代社会的职业和职业结构与古代完全不同。好的皮革师傅和酿酒师是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好的造船师和职业渔民是海事学院的毕业生,商人有MBA学位。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各行各业专业知识的积累,使得向老师“学徒”学习的方式被大学学习所取代。这正是问题所在。虽然上大学的学生可能接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缺乏“人文教育”,他们可能没有真正接受高等教育。
人本主义高等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具有德性、思维判断能力和人类共同理想的人。这样的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目标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训练,更在于培养有教养、有教养、有价值的公民。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在学院的前两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课而不用分专业,后两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这种教育从通识教育课程开始,目标是无止境的自我完善。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