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假球迷 世界杯早就冷了
时间:2022-07-0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我是一个伪粉丝。
前几届世界杯,被称为伪球迷感觉相当侮辱。他只能四年一次装一个月的真球迷,然后各种吹嘘自己看球的悠久历史来粉饰自己。但今年却大不相同。看来自称伪粉丝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了。据说很多真粉丝都在努力融入假粉丝阵营。
上周(6月14日)世界杯开幕前后,中国的舆论场充满了对这样一种问题的担忧:这届世界杯会失败吗?被手机碎片化阅读养大的这一代年轻人,还能看完整场比赛吗?
很多证据似乎都支持“世界杯会失败”的论断。比如足球在中国真的不是第一运动,年轻一代的NBA人口很可能比足球高。比如以前看世界杯对电视的依赖度很高,现在很多人一个月不开一次电视,一群人坐在客厅看电视。这种习惯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对了,有线电视费可能两年前就断了。
如果“世界杯不行”这句话是上周写的,你可能会觉得特别有道理。世界杯前两天,真的很冷。都说知道中国队和姚明不参加这届世界杯是明智的。微信朋友圈里似乎很少有熬夜的勇士。但是,这一周,你应该感觉到,你叔叔还是你叔叔,世界杯迅速升温。无论是身边(线下)还是朋友圈,突然多了一大群口若悬河的看球人、评球人、赌球人。如果不深情地谈两句,似乎c罗梅西就要被同龄人抛弃了。
不为别的,假球迷正在向球场进军!
假球迷接管世界杯
虽然我想代表假粉丝对真粉丝说:我们来晚了。但也不能怪假粉丝。我们上一次看足球比赛是四年前(可能是两年前的欧洲杯)。我们已经很久没吵架了。我们需要时间回到我们的竞技状态。我们需要调整心态来应对真正粉丝的恶毒讽刺。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情感来找回四年前对世界杯的热爱。毕竟我最支持的德国队只有勒夫教练。我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不能一看到德国前锋就背克林斯曼和克洛泽的名字。
一周后,我们这些伪球迷终于开始进入状态,接管世界杯了。只要假球迷在,“世界杯不行了”就是特别矫情的言论。
世界杯从来都不仅仅是世界杯本身。更准确地说,世界杯从来不仅仅是一场球赛。本质上,世界杯是一场盛大的全球狂欢,远远超出了64场90分钟的比赛。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平日看NBA的人数比五大联盟还多。一个精彩的常规赛,也可以在朋友圈有各种评论和讨论。但是到了季后赛甚至总决赛,观众还是那一群人,只是更热情更投入而已。世界杯呢?假设中国有1000万球迷长期看西甲英超。世界杯,观众人数可能会翻十倍。
这是世界杯不同于任何其他受欢迎体育赛事的本质。然而,众多的观众从何而来?答案很简单。这些人都是假粉丝!世界杯一开赛,不分南北,不分老少。假球迷们从四年前的回忆中被唤醒和激活,重新拾起了看球这项传统技能,一两周就学会了像解说员一样说话。
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杯自然属于假球迷。没有全国假球迷的参与,中国世界杯是一个1000-2000万人(真球迷)观看的“小众”运动会,技战术水平可能还不如英超西甲。
世界杯属于假球迷,不要被真球迷得罪。就像每天的股市都是老股民的,但股市要火起来,就必须有大量的新股民参与进来,共同创造牛市。只有老股民参与的股市被称为熊市。
或许是因为中国真球迷数量的减少,本届世界杯的“假球迷度”似乎比往年还要高。然而,悲观主义者也不必哀叹世界杯不再繁荣。世界杯的受欢迎程度从来不是由真正的球迷数量决定的。世界杯超越所有体育赛事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欢迎所有伪球迷的参与。假球迷越多,世界杯就越热闹。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海纳百川吗?
根据FT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提供的预测,今年世界杯的全球电视观众将达到108亿,比2014年fifa世界杯高出14%。
热闹之外,“假货球迷度”的提升,正在让这届世界杯更加世俗化、细分化、“场外化”。
经典意义上的假球迷只看强队比赛,还不如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强强对话。一般不看午夜的比赛,球队只知道巨星和关于巨星的各种小道消息。但对于大多数伪假球迷来说,看一场完整的比赛已经是一种奢望了。他们热爱世界杯,但不喜欢看。即使不怎么看,也能深度参与到这届世界杯中来。
荣耀到场外八卦
纵观这一周的中国舆论场,似乎世界杯内的90分钟已经被世界杯外的24小时淹没了。除了几个极其漂亮的进球,本届世界杯中国舆论场的热度高度集中在场外八卦和励志故事上。
世界杯第一天,俄罗斯
斯对沙特,舆论场最热的除了那个一战成名的俄罗斯小将戈洛温以外,都在聊沙特球员在斋月究竟能不能吃饭,沙特球员输球是因为被饿昏的谣言广为流传。无论是一战成名,还是能不能吃饭,都是伪球迷最喜欢的领域,而真球迷关心的技战术等等在第一天就失语了。不过话说回来,你确定真球迷就对沙特队和俄罗斯队这两只赛前被认定的鱼腩很熟悉了,高冷的真球迷可是只看五大联赛的。
世界杯第二天,葡萄牙对西班牙,C罗一人进三球,这倒是伪球迷和真球迷都可以发挥的话题了,伪球迷圈开始进入“C罗是不是比梅西强”“C罗是不是比梅西帅”这些高端口水话题的激烈讨论,至于那三个球是怎么进的,交给真球迷去关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