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伟大的“文学渣滓”
时间:2022-07-0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说到文学,那些大作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卡尔维诺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文学成就的:我家只尊重科研,我是人渣,我家唯一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卡尔维诺的父母都是研究热带植物的,家里没有办法有这样一个外星人。当我们阅读卡尔维诺的小说时,我们可以欣赏他对植物和动物优雅的命名。他很少简单的说一朵花,一块石头,一条鱼,一只鸟。他一个一个地指出它们的确切名字,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准备写上拉丁名字。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对园丁的父亲或植物学家的母亲的致敬或嘲讽。
作为一个作家,无论是通俗小说作家还是纯文学作家,与自然科学家相比,他看起来都像个浪子。比如你要和一个数学家讨论黎曼函数,他那里会有一个门槛,他只能在这个层面和你对话,否则你说的只会是笑话。但是《红楼梦》不一样。俞平伯和周会说话,隔壁王阿姨也会说话。一边看《红楼梦》一边说:“像林妹妹这样的姑娘,嫁不进她家,也不好相处。心情太沉重,哭,病。是她服侍我还是我服侍她?天天给人看,可怎么得了?”所以世界上研究黎曼函数的人很少,但是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
卡尔维诺的初衷是追随父亲的脚步。当他在都灵大学农业系学习时,他加入了抵抗组织。24岁完成《通向蜘蛛巢的小路》。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他逐渐脱离植物学。卡尔维诺没有写他父母对他文学创作的态度,但从他对自己是家族“败类”的定义可以看出,他的父母有些不甘心。
不管是富是穷,一个家庭有一个“文学渣滓”是相当麻烦的。
奥尔罕帕慕克家里比较有钱,他妈妈听说帕慕克对文学感兴趣,吓得要死。他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想上大学,也不想当建筑师。他真正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帕慕克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她认为她的儿子想成为一名画家。她告诫儿子,“做一个正常人,和其他人一样。”他妈说:“你还是得想办法读完大学。你不能靠画画谋生。你得找份工作。毕竟我们没有以前有钱了。”帕慕克说:“这不是真的。我早就应该做了。就算我游手好闲,我爸妈还能养我。”
最后,他的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帕慕克说:“要让不懂艺术的人接受你,让这些人买你的画,你得讨好政府、富人,最糟糕的是,还要讨好半艺术盲的记者。你觉得你能忍受这些吗?好女儿不会嫁给你。想昂首阔步,就得有钱。所以,不要放弃这栋楼,孩子,否则你会很痛苦的。”但最后帕慕克告诉母亲,他想做的事比当画家更不靠谱。想象她的脸。
对于其他不那么富裕甚至贫穷的家庭来说,一个“文艺败类”不亚于晴天霹雳。当马尔克斯对文学感兴趣时,他的母亲从家乡跑来找他。你可能想知道他的父亲此时在哪里。爸爸已经和这个倒霉的儿子绝交了,伤心欲绝,不想和他说一句话。
谁会在为孩子选择职业时不三思而行?我想要的是世界上体面而富有魅力的工作。帕慕克学建筑,马尔克斯学法律。希望他们学成后能成为建筑师或者大律师,体面的挣钱。但就在这个时候,文艺女神的箭射在了他们的屁股上。马尔克斯在一本书里写道:大学期间,他整天游荡在街头的咖啡馆和酒馆里,不同的文学社团在那里辩论文学和政治。晚上捧着各国文学大师的经典,直到天明。他们只能亮出自己最后的法宝,三三三五四家族攻势。他的母亲从他的家乡来看他,当她询问他的住所时,有人告诉她,“你可以小心,因为那些人都是精神错乱的家伙。”
后来在一艘船上,我妈拐弯抹角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大学。马尔克斯对此心知肚明,他自己写道:“我的父母对我寄予了这么大的希望,花了这么多借来的钱,要说服他们接受这样一个疯狂的决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再也无法交流了。”
在船上狭窄的空间里,马尔克斯被逼得走投无路。他妈妈说:“你爸爸很伤心。”“难过什么?”“因为你退学了。”“我刚转行。”寂静中,船上的马达响了。腐烂的水生植物的恶臭正从湖中散发出来。“再说,我爸不一样。他逃学不就是为了自己拉小提琴吗?”他妈妈说:“那不一样。他学会了拉小提琴,在我的窗户上拉弦。他有发电报的本领,可以养活自己。”马尔克斯回嘴说:“我也有工作,给报纸写文章。”他妈妈说:“你这么说只是为了让我不难过。但人们从远处就能看出来,你现在的处境太糟糕了,我一眼就没认出你来。”看着马尔克斯的凉鞋,她补充道,“我甚至不用穿袜子。”
今天晚上的谈话以争吵告终,因为船上的马尔克斯不能像帕慕克那样摔门上街。我猜
,这个“文学败类”当时一定非常难受。
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很简单:像普通人一样活着,找一份靠谱的工作,过体面的生活。但这些人终究不是普通人啊!卡尔维诺给他们身上打了标签“败类”,实在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名称。如果这些败类当时听从了家人的劝告,卡尔维诺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植物学家,因为这个人脑子长得非同常人,像他这样聪明的人干什么都会干出点名堂来,但是不是比他搞文学的成就更大就难说了。帕慕克会成为一个平庸的建筑师,而马尔克斯完全有可能会是一个坏律师,在南美这种地方,能不能守住法律的底线,都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