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五千座房子里的中国
时间:2022-07-0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上海浦东新区一名9岁女孩在舞蹈班学习民间舞。同时,她还要找时间参加各种夏令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一男孩“业余时间只在操场上踢足球玩,周末和寒暑假在家做作业帮父母做点家务”;河南一女孩因为房子塌了,需要贷款盖新房,选择辍学打工。
在陕西省渭南市,一个只有两个留守老人的家庭里,除了关节炎的老人会去专科医院开一些治疗药,夫妻两人都在附近的小诊所开药,包括关节炎的药,尽量保证在医保报销范围内。他们从来不敢用进口特效药。上海闸北区两位退休老人和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每两周都要去附近的三甲医院做一次常规检查和拿药,因为“我不放心小医院,去大医院才放心”。
这些故事来自同一批人。他们从北京大学出发,试图描绘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从2010年开始,今年是他们第三次走遍全国各地。
问卷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家庭是这幅关于中国的图景的基本像素。依托“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项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选取了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约1.5万个家庭,进行了跟踪调查。每两年记录一次所有成员的收入、支出、教育、医疗的详细情况,也记录了他们在婚姻、认知甚至心情上的变化。
“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社会跟踪调查项目。这里有一万五千个家庭的轨迹,也是其中五万个人的发展轨迹。”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学者谢玉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1.5万个家庭就是用来给中国画像的。”
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项目推出《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基于2012年的调查数据,这份报告首次聚焦财富相关问题。
家庭财产的增长至少有一半归功于房地产的升值。
一组数字首先勾勒出了这幅画像。
2012年,当上次调查结束时,中国私有财产的总存量达到188.4万亿元,——,数字4后面挂着11个零。平均每个家庭净资产43.9万元。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37.5万。
这不是唯一的肖像。事实上,关于国民财富,由于估算方法不同,得出的数据差异较大。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组织的“中国家庭财务调查”,2011年中国家庭平均净资产为113万元。根据瑞士瑞信银行研究所《全球财富数据报告2012》的数据,那一年中国私有财产的总存量是20.2万亿美元,3354。前者远高于北大的调查,后者略低。
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是最重要的一个。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到2012年,家庭财产的增长至少有一半是因为房地产的升值。在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中,房产占家庭财产的80%,而在农村,这个比例是60%。
在农村地区,2012年,收入最高的前5%家庭的平均年收入高达27000元,而另外5%的家庭只有900元。在城镇,最富有的5%家庭的平均年收入是最贫穷的5%家庭的35倍。
大多数家庭越来越富裕。然而,那些中高收入家庭变得比低收入家庭更富有了。在城镇,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在中国188.4万亿元的私人财产中,1/3的财产被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占有,而最贫困的1/4家庭仅占有这些财产的1.2%。如果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在党政机关、军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系统工作
一个有体制内成员的家庭,平均财产可达67.4万元,而一个完全在体制外的家庭,财产为37.2万元。2010年至2012年,体制内家庭财产占比增长71%,比体制外家庭高5%,增速比后者高6%。
收入不平等可能会减少,财产不平等可能会增加。
这份中国数字画像公布后,收入和财产的分化成为最受关注的特征。
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家庭净财产基尼系数为0.73,按家庭净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为0.49。
谢玉说,0.73的基尼系数反映了家庭净财产的差距。与收入水平相比,财产的分配本来就更不均衡。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家庭收入不平等可能会减少,财产不平等可能会增加。
2012年,中国87.4%的家庭拥有住房产权。生活在上海的家庭拥有房产并不容易,只有73.2%的家庭拥有房产;但是
是在河南和甘肃,拥有房子是一个家庭不算遥远的梦想,分别有92.7%和95.8%的家庭实现了这一目标。
在有房一族中,14%的家庭住房困难——老少三代同住一室,或者让12岁以上的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还有的要晚上把床架起来,白天再拆掉。但是就平均而言,每个家庭有100平方米的住房,而且每1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拥有两套或更多的房产。
河北衡水的一位农民,为了给儿子娶媳妇,花光一辈子的积蓄盖了一幢新房,还背负了六七万元的债务。但他没有为此忧愁,“怎么也得这个数,都一样”。
“中国其实有一个巨大的谜题,就是这些年的收入增长很快,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其实在下降。这是为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这项调查能够回答。”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张晓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