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b计划 90后必须考虑成为斜杠青年
时间:2022-07-06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全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也是网络上关于卖焦虑的文章盛行的原因。既然我们都知道未来存在这样的不确定性,那么问题有解决的办法吗?
也许你应该知道斜杠青年的概念。
2016年,我认识了一个90后自媒体人。他告诉我,我在做一个很酷的话题社区——“斜杠青年”。虽然不明白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但是感觉很厉害。于是我很真诚地问他什么是“斜杠青年”。当然,他给我讲了很多概念。比如这个概念就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一书,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
之所以叫斜杠,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多重身份的人,需要用/符号来区分。比如著名的赵薇女士,她有着演员/制片人/导演/投资人多重身份,所以是典型的斜杠青年。笔者认为,这种多重身份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当代美国年轻人普遍希望过的一种生活。
事实上,不仅美国年轻人愿意进入斜杠生活,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希望通过斜杠生活对冲失业或创业失败带来的中年危机。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正在研究加盟一家港式小吃店,以免失业时失去现金流的支撑。另一个在企业做法律顾问的同学,开始学习写微信公众号。除了像博客一样表达和传播,他还想从中获利。我和他们一样,也认为单个工作一旦失业,就有风险,所以一直在努力寻找其他的副业收入。除了自己的工作,我还是一名专栏作家/品牌代理/新媒体人/编剧/顾问。毕业十几年了,一直在砍。在目前的情况下,很多朋友都想和我谈谈如何发展其他职业方向来应对裁员的危机。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写一些关于slash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容易成为斜杠青年?
虽然我遇到过无数想通过做副业来对抗失业风险的人,但我认为这种想法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能做副业,说明你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利用,而真正面临失业危机的往往是那些没有任何空闲时间的人。比如2017年底,深圳一家通信公司42岁的程序员因为失业自杀。他所在的行业以加班文化著称,这个行业除了失业自杀还有很多过劳死的案例。这些人失业后往往是最绝望无助的,因为他们除了自己的工作,没有其他行业发展的可能。如果出现全行业性的衰退,他们的前景就会变成所谓的遮荫树效应。也就是说,下雨的时候,你可以在某棵树下避雨一会儿,但是如果你的避雨树完全湿透了,无法避雨,那么即使你跑到别的树上,也无法避雨,因为别的树也湿透了。(避雨树理论是科幻小说用来解释为什么在银河系能量耗尽,走向灭亡的情况下,人类跑到其他星球也没有用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真正能大刀阔斧过日子的人,不用太担心失业。甚至工作本身的性质也鼓励你去找兼职。比如想当律师,就要参加司法考试,才能执业。众所周知,司法考试是一门很悲催的职业资格考试,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然而,根据《律师法》的第12条:
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的人员,符合本法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按照本法第六条规定的程序申请兼职律师执业。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法学院教书,斜杠律师的执业是法律允许和鼓励的,因为你可以不参加司法考试而获得资格。不要说在高校教书比较稳定,失业的概率也不高。就算学校破产了,社会也不可能不需要律师。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容易成为一个空闲时间更多,专业应用范围更广的斜杠人。
Slash是对低收入行业的自然经济补偿。
既然相对不太忙的工作更有可能去斜杠,那其实也就意味着斜杠人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比如前面提到的,非常繁忙的通信行业是公认的高收入行业,尽管劳动强度很大,但收入却很高。所谓“多劳多得”,就是说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公平。一般情况下,想要高收入,会很忙;想清闲,收入就低。生活实际上是一种有效利用空闲时间的方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单位或者企业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和工作8个小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即使是在按照劳动法支付加班工资的仁义企业,加班到半夜,你的收入最多增加30-50%。这样,你的加班费很可能还不如你的时薪多。
通过理性的计算,你会发现在工作时间之外找一份兼职比加班更划算。更糟糕的是,大量企业没有加班费,甚至连饭都没有。所以,普通人想找点工资之外的收入,除了做兼职,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当然,虽然本质工作的收入是有天花板的,但是你的收入的天花板在slash之后会变得很高。比如我有个亲戚,在我的劝说下加入了斜线氏族。这个人初中毕业后在各地打零工,后来吸取了教训。
电工的手艺专心做电工,在北京一家国企总部的物业负责电路维护。比起打零工,这份工作相对稳定但收入实不高。三年前这位亲戚想找点其他事情干干,比如开专车之类的。当时某专车平台尚未一统江湖,各大平台之间都有很优厚的补贴政策,干得好月入几万块都有可能。
我劝他不要去干这行,因为补贴司机这种事情只是各大平台激烈竞争时的非常手段,一旦竞争分出胜负补贴政策就不可能持续下去。而且他只有驾照没有车,要入行只能跟租赁公司租车来干,这样开专车的收入也会被分了大半去。他在物业部属于倒班制工作,待班三天可以休息两天,我认为他应该在网络上招揽一些家庭水电维修的业务。毕竟他是有电工证的合资格电工,而且在一家大型物业公司上班,专业资格和背景都属于让人放心的。现在他通过网络宣传推广,收益已经远比开专车要好得多。毕竟水电器维修安装是个刚需,客户资源可以慢慢积累,他甚至还能利用长期的客户资源接一些小的装修分包业务。对于他这种学历不高的人而言,现在收入算是相当不错的。事实上,我接触过的斜杠人士,往往都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另外开拓业务发展。比如,我有个朋友在电台担任主播的工作,他工作的时间自然非常固定,毕竟电台的播音时间是固定的,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接婚礼或者庆典主持的工作。所谓斜杠人生,恰好就是时代给某些收入不高但时间相对自由的从业者补偿的机会,因为相比起那些收入高工作时间长的行业,他们只能自行利用空闲时间去寻找赚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