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郎平为什么能成为当今中国的神?
时间:2022-07-0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男篮输给尼日利亚后,记者问姚明,男篮世界杯失利应该由谁负责?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
一个“我”字比一千个瞬间更重要。
在之前的比赛中,中国队已经输给了波兰、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所以理论上才有可能进入东京奥运会。
从来没有一次世界大赛像这次世界杯一样。因为周琦的两个低级错误,社交媒体变成了一场吐槽大会。源自周琦的讽刺性成语,摇头叹息,虎步而下,自吹自擂,刷爆了朋友圈。
对于中国男篮的表现,球迷们失望至极。他们发现,刚进入NBA不久的周琦身体虚弱,缺乏自信。被称为亚洲第一控卫的郭每次带球冲进篮筐,要么丢球,要么分球到外线。根本没有攻击性。唯一可以说的是易建联,他徘徊在退役的边缘,却无力逆转甘昆。
赛后,一名记者要求李楠评价球队和他自己。他认为这个队总体上打得很好,但拒绝给这个队打分。“现在说不够客观是没有意义的。”至于自己的评分,他选择了不回答就走。
赛后,媒体失望地评论说,这支球队从上到下都没有责任。
于是姚明说出的“我”字,成了初秋中国篮球留下的最后一根火种。
为什么姚明可以对“我”这个字如此犹豫?因为他一直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他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姚明一直是中国队的结果。
2002年美国男篮世锦赛,刚刚进入中国队两年的大一新生姚明没能带领球队进入八强,但他以场均21分9.3篮板2.3助攻的成绩交出了成绩单,投篮命中率高达75.3%,成为最佳球队的有力候选人。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姚明成为了中国队的核心。中国队开局不佳,一度看不到进入八强的希望。在对阵世界冠军塞黑的比赛中,姚明拿下27分13个篮板,带领球队成功晋级。
2006年日本世锦赛,很多人只记得王的三分,一分不敌,进入16强。然而,现实却被忽视了。没有姚明的36分10篮板,中国队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有一个画面让很多球迷激动不已。在与德国的生死战之前,姚明带队来到球场,他的领导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那场必须赢的比赛中,姚拿下25分11个篮板,中国以59比55击败德国,被视为中国男篮的经典之战。
姚明退役后,中国队立刻失魂落魄。2010年世锦赛1-5,2012年奥运会0-5,2014年世界杯没参加,2016年奥运会0-5,今年世界杯2-3。过去10年,中国男篮在5场国际比赛中只赢了3场(科特迪瓦两场,韩国一场),却输了17场。
没有姚明的中国队,就像失去滤镜加持的人一样,在关键时刻露出了本来面目。
难怪很多人感慨说,第一次看中国男篮,给他们一种看中国男足的绝望感,一种重压之下难以承受的绝望感,一种噩梦般的裹身感。期待救世主诞生,突然发现坐在替补席上的主席是最好的篮板手,主教练最擅长三分投篮。队员们就像迷失在路上哭泣的孩子。
其实回头看第二场,中国男篮一点都不委屈。对于这支球队来说,犯这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但是周琦很不幸地犯了这样的错误。任何一支球队的亮点或者低谷都是由这支球队的横向基线决定的,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多年来,姚明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中国队的水平底线,给了很多人一个
从成绩来看,球员出身的郎平比姚明辉煌得多。女排五连冠,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精神上的鼓舞,这至少是两代人的美好回忆。
因为专业程度和成长年龄的不同,郎平没有和姚明同年到海外打球的机会,但她还是以留学生和教练的身份度过了很多年。他们天生具有国际视野。
尽管多年在外闯荡,郎平与中国女排的这种纽带从未断过,体育人永远在追求忠诚与忠诚的路上。
2008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回国参加奥运会,当时也引起了一些非议。郎平回应:“我绝对不是执教美国队打中国队。我以专业教练的身份接受了这份工作,希望能为排球事业做点贡献。”她强调,“郎平属于中国。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永远记得我是中国人。”
对于姚明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有了王的前车之鉴,姚明在处理俱乐部和国家队的关系上是极其谨慎的,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步棋都来一搏。2008年奥运会前,姚明刚刚伤愈,恢复不稳定。为了不错过家门口的大赛,他全身心投入,造成了反复加重的伤病,为
其早早退役埋下了伏笔。
熟悉郎平的人都知道,她两次执教中国女排,都是临危受命。无论外部有多好的工作机会,只要中国女排需要她出山,刀山火海她都毅然前往。
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结束了兵荒马乱,她一手培养出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年轻球员,打造出了新一代的铁军。
但是郎平和传统的中国教练不同,长期的海外执教经历,让她吸纳了很多先进的理念,比如带来了美国恢复团队,传统的一些伤害膝盖的杠铃练习被剔除,根据每一个人的情况进行定制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