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愿意为任何事而死
时间:2022-07-0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人总是要死的。大人物之死,天翻地覆;小人死,一闭眼灯灭就死了。我常常想,我能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但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死。很有意思。一睡觉,感觉睡着的那一刻就是死亡。睡眠是另一个世界的形式吗?我的一个画家朋友,一个月总找我去看他一次,每次都给我遗书,说他死后,眼睛和心肺都要献给XXX医院。过了些日子,他又找我去,遗书又改了,说XXX医院管理混乱,他决定把眼睛献给另一家医院。我见过很多快死的人,但我有偏见。孩子是否孝顺父母,要看他能不能考上大学。那么,评价一个人的历史功绩,就要看他死后是否还能造福人民。秦始皇死了这么多年,现在又挖了一个兵马俑坑,为中国赢得了这么大的名声,赚了这么多游客的钱。秦始皇是个好人。
人们害怕毛毛虫。据说人是由小型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人也怕人,人也怕自己,怕自己的死。平日里,我们说了很多“长生天胜南山”,也喊了很多“耐力”。很少有用死来恭维别人的话。死亡只能是敌人最痛恨的诅咒,也是法典中的极刑。根据我的经验,在我30岁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死亡。到了中年,下一代人会像拔节一样长大,老人们会相继死去。死亡的概念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几个熟人凑一堆。看,谁没来就死了,只是谈了半天死。任何一个能说自己会死的人,离死还很远,但是当他真的站在门边的时候,他再也不会说自己死了。
我见过很多癌症患者,大部分都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他们害怕自己是癌症。他们总是询问实验室测试的结果,并观察他们的监护人的脸。如果你再次知道真相,你拒绝接受。陪护谎称是某某部位无足轻重的炎症。他也这么说,老老实实配合治疗,相信奇迹。治疗后没有效果,我很绝望,也没说什么。我的眼睛不想看到一切,只是流泪。人生而为死,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每个人平时都可以说这样的话,甚至用这样的话去劝慰垂死的人,但是当他快要死的时候,他就不能轻松了。《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段说的是,不能理解名利、财富、淫荡是人性的弱点。人性最大的悲剧就是享受不到平等。试想,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喜欢以权谋私,不喜欢不正当致富,不喜欢发表意见,不喜欢平等斗争。当最平等的死亡来临时,这种死亡可以完全消除贫富、男女和儿童的区别,我们拒绝死亡。直到我们死去,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你为什么不想死?在民间意识里,人死后要去冥界,那是一个黑暗的地方。没人见过鬼,但大家都觉得鬼是蓝脸獠牙,口若悬河。一些死而复生的人在谈论它。死的时候觉得自己一直在向上飞。他们向上飞得越高,感觉越舒服。他们甚至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睡在床上,他们可以听到医生的话和亲人的哭声。这一幕是真是假,我没有经历过,但我见过的濒死的人,几乎都是最后死的时候露出笑容的。
我参加了陕西省镇安县的一个葬礼,十几个人围着死者敲锣打鼓,唱孝子歌。其中一句话是:“说你死,你就会死。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朋友都知道死者已经过了奈何桥。奈何桥,宽七寸,高万尺,中间抹花油胶。大风摇曳,小风摇曳。被祝福的死者已过了桥,不幸的已被放下。死人过了奈何桥,从此,死人和死人之间有了两条路。社会主义这么好,你怎么死得这么早?”你无能为力。每个人都会死。如果世界这么好,你不能总占着一个地方不让别人来。更何况死后死了也是好的。基督徒不是说死后要上天堂见上帝吗?共产党干部常说“以后要去看马克思”。我们芸芸众生,当我们死去的时候,只能向阎王报告。什么是阎?严是正义和平等的监督者。
把生死看得太重是人之常情。这种性质的表现就是所谓的感情。其实这是上天造人的阴谋。正是那些哲学家、贵族、真人识破了这个阴谋,所以才从容不迫地去死。况且,对死亡没有恐惧的,都是迷茫的人。最可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他们最害怕死亡,也最关心死亡。你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旅行,旅行一次就回去。他会问人们从哪里来,想回到哪里去。道教说,死是骑云骑鹤成仙;都说佛教的灵魂不生不死,只有肉体不死;唯物主义说,人从土壤中来,最后又回到土壤中去。人们至今想不通,诅咒死亡赞美生命,把人出生的地方叫做“子宫”,好像他还没有来到人间就已经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
世界再美好,人再不甘心死,最后都得死。关于人生中的一次旅行是好是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相信很多人在这次旅行之后都不想再来了,因为看风景往往不如听风景。但由于师洋是一个旅游胜地,那些从未到过这里的人仍然会来,这就是为什么有无穷无尽的人类。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还是发表我对普通人的庸俗看法。孔子有句话,“死在黄昏也可以”。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开心。哦,孔圣人说,早上得道,晚上就该死。不就是说死的人都得道了吗?所以,这种死亡是多么高尚和幸福
活得长久的,则是一种蠢笨,不悟道,是罪过,越是拥戴谁万寿无疆,越是在惩罚谁,他万寿了还不得道,他活着只是灾难更多,危害更大。
海明威有个小说,写的是一个人看见妻子在生产,他承受不了人生人的场面,就割破动脉血管而死了。海明威讲的是生比死可怕。我小时候听水磨坊的老汉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夜里独自在家,有鬼来骚扰,这人不理,鬼很生气,闹得更厉害,以死来威胁,这人说了一句:“我对活着都不怕,我怕死?”这人说得真好,人在世上,是最艰难的事,要吃喝拉撒,要七情六欲,要经历伤病灾痛、悲欢离合,活人真不容易。那些自杀的人,自己能对自己下手,似乎很勇敢,其实是一种自私、逃避和怯弱。
既然死是人的最后归宿,既然寿的长短是闻道的迟早,既然闻道而死去的时候是一种解脱和幸福,那么对于死应该坦然。而恐惧的人,不能正确地面对死去,也绝不会正确地面对活着,这样的人即使一时还未死,却错误地理解人生,以为人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吃好穿好玩好,要吃好穿好玩好就去掠夺、剥削、欺骗、伤害别人。这样活着,把自己的肚腹变成埋葬山珍海味的坟墓,穿丝挂绸,把身子变成一只蚕,只能是久久得不了道,老而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