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让慈善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


    时间:2022-07-0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个菜讨价还价,你会鄙视吗?或者,你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翻垃圾桶,你会捂着鼻子吗?砍价的老人叫梁佩菁,70岁,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普通香港人。的确,他的家庭很普通,生活也很简单。他每天和老婆一起散步,最近在最普通的菜市场买菜。买食物时,他总是不忘讨价还价。谁能想到,在过去的10年里,勤俭持家的何却偷偷做了一件“大”事!

    1996年,梁教授访问了广东北部的农村,他震惊地看到那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我要捐内地的医院,我要捐100家医院!”从此,梁教授下定决心,改变了人生轨迹。一家医院可以帮助5万人,100家医院可以帮助500万人。这是老人的动力,也是他的目标。然而,他并不是一个有钱人。积攒的钱,捐建医院,已经捉襟见肘。于是,他开始动员身边的朋友帮忙,但还是收效甚微。为了实现愿望,他想到了卖古董。原来,100多年前,他的祖先来香港做生意,渐渐有了家业。经过几代人的积累,梁教授家中已有近万件古董。如今,这些祖传的宝贝只剩下1000多件,都被梁教授卖掉,捐建医院。

    到目前为止,梁教授已经捐了60多家医院,离他的目标还很远。为此,他不得不不断地卖古董。他拿着第二天要去卖的犀牛角鼻烟壶的时候,表情很复杂,告别的时候有点悲壮。他抚摸着它,自言自语道:“古董好看,医院比它们好看。”帕金森老人,说话的时候手一直在抖。每次捐款建医院,他都在中国地图上画一个红圈。现在,这些红圈已经连成一片片,鲜艳夺目。很像他,融合了香港人的善良、忧患意识和热心公益。

    捡垃圾的老人叫刘一,是河北的一名退休教师。从教30年的刘老师仍然住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她的家庭生活贫困,但她仍然捐款帮助学生。与梁教授相比,他没有古董可卖,就想到捡废品,变废为宝,送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刘老师一天出去捡几次垃圾。手里提着一个大包,找遍了附近的批发市场和步行街,甚至连身边的垃圾桶都找了个遍。在过去的七年里,他用收垃圾的钱帮助了九名贫困学生。“当你弯下腰时,你会得到一便士。”这是刘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为什么和“古董好看,医院比它们好看”这么像?因为两者都出自仁爱之心。

    梁教授不会怀念那些古董,尤其是因为都是祖传的,但在他心里,医院比古董好看,所以他选择了放弃;然而,本应度过余生的刘一老师却不辞辛苦,顶着风吹日晒去捡垃圾。他弯腰的姿势一定是不雅的,但他却陶醉在那种弯腰的快乐中。他们认为慈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任何慈善行为都会令人感动。如果你是个有钱人,就算拿出九根牛一毛也是很可观的,自然值得称道。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偶尔也会响应号召,奉献爱心,慷慨解囊。但这些都比不上梁教授和刘老师,他们把慈善做得很好看。这种美不是一种花里胡哨,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比古董更值得收藏的爱。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