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只剩下一种态度


    时间:2022-07-0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只剩下一种态度

    70年前,朱光潜先生谈美,提出了“我们对一个古松的三种态度”3354,是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他举例说,木材商看一个古松,只考虑它是做什么用的,值多少钱,是盖房子还是做机器,怎么买,怎么砍,怎么运;如果你是植物学家,注意它的枝、叶、花、果、生态特征,这样才能分类;不管怎样,画家欣赏的只是它的色彩、线条、精神和神韵。

    现在,如果你再来一棵古松树,不用说,国有木材企业和民营木材商,就是主管造林的部门,主管护林的人员,当地有关部门的官员干部,都在用眼睛盯着这棵树,想着怎么把它卖个高价。我最怕的是环保部门也陷入这种态度。

    画家们,总有一些人拿着画笔,盘算着这幅画能值多少钱。

    植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在这棵古松树面前,有几个能不屈服于行政长官的意志和红包,坚持科学态度,值得我们致敬。

    例如,一棵古松树,只是暂时的,也可以理解为一片原始森林,一个湖泊,一个城市的贫民窟,或者一座古城郊区的废墟.现在它通常被称为资源。但在人们眼里,它不是科研的资源,也不是美感的资源,而是一些人“创收”的“财源”。他们要使出浑身解数去捕鱼,后代几代人的份额就先透支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三种态度成就了一个愿景,那就是能卖多少钱。甚至在科学和美感的价值已经被金钱量化的时候,还怎么谈三种态度,美和科学?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