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科学深挖欲望之谷


    时间:2022-07-0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科学挖深欲望之壑

    没想到,魔鬼自己也有难熬的一天。

    他在一个小镇开了一家古董店,诅咒人们为欲望买单。中年男人用须后水吸引异性,不知道会让自己阳痿。丑女人买美容霜,却不知道用了会瞎……人在贪婪导致的地狱里挣扎,魔鬼躲在窗外笑。

    科学家里克出现了。他用高科技3354“诅咒网”解除了商品的诅咒,只剩下助人为乐的神力。在美国动画片《瑞克与莫蒂》中,科学让人们享受看似无穷无尽的快乐,却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我也许是个魔鬼,但里克才是真正的魔鬼。”电影中饱受摧残的魔鬼叹息着。

    极端露骨的蓄意恶行,毕竟是少数。有时候,人们更担心的是,危险隐藏在造福全人类的科学光环中。

    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圣母大学莱利中心已经敲响了五年的警钟。在新年到来之际,该中心将预测明年科技领域可能出现的十大道德困境和政策问题。2016年底有人预测,2017年,科学家将面临大脑入侵、人体冷冻等问题。

    但毕竟人是无法预见未来的,争执在所难免。2017年6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被加州副州长加文纽瑟姆泼了一盆冷水。他警告学生要谨慎对待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并将它的社会影响比作红色警报和海啸。但在一些乐观主义者看来,硅谷根本不需要扮演道德权威,newsome是危言耸听。

    既然不知道对错,为什么不放弃提问呢?环保斗士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显然不同意这种说法。在人人高喊“征服自然”的20世纪60年代,她在自己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勇敢地提出,以DDT为代表的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讨论势不可挡。DDT就像恶魔和天使的结合体,让人又恨又爱。在卡森去世50多年后,关于DDT应该被使用还是被禁止的争论仍然难以停止。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手里。自“曼哈顿计划”以来,核武器逐渐成为吞噬生命的魔鬼和大国谈判的筹码。在《哥本哈根》这部剧里,纠结于要不要研制核弹的海森堡将重任放在了科学家身上。奥本海默等人是否应该对广岛灾难负全责,米勒发现DDT的杀虫作用是否应该被称为魔鬼?当人们用核储备来炫耀他们的军事实力,用杀虫剂来增加农作物产量时,指责他们是没有意义的。

    “我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中年男子拿着须后水解除咒语离开,留下一句极具讽刺意味的话。魔鬼古董店被洗劫一空,大家手里拿着大量的货物来到瑞克的“诅咒网”作坊,渴望用科学实现自己无尽的愿望。而瑞克渐渐变得不知所措,放火烧了一切。

    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古玩店,故事会到此为止吗?我不禁想起奥本海默在冷战时期被指责反对美国政府研发氢弹。也许更多时候,真正的魔鬼不是科学家本人,而是别人。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