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德国与高纬度人物


    时间:2022-07-0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德国和高纬度性格

    可以说纬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性。越寒冷的地区,雾霾越重,民族性格越严谨细致;相反,越是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地区,居民越是任性和浪漫。

    早年读过阿尔莫多瓦的一句话,大意是,为什么那么多西班牙老年人贫穷、邋遢、悲惨,而德国老年人基本上过着健康体面的生活?那是因为年轻的德国人在工作,赚钱,存钱,而年轻的西班牙人每晚都在狂欢,喝酒。

    德国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说:“即使我知道明天整个世界都将毁灭,我今天仍要种下我的葡萄树。”务实,勤奋,努力,不求上进。德国人的这种民族性格是很出名的。

    其实就西班牙和德国来说,没什么可评价的,也没什么价值观的顺序。只是人生观的不同。有些人把人生看成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他们活得很平均,每个阶段都很用心,每个阶段都尽可能的好。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青春的这个阶段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在这个阶段尽情享受。至于资本不足,我们爱怎么混就怎么混。反正我们活不长,但还是可以死的。

    有意思的是,高纬度的人物,因为冷酷、严谨、细致、有序,所以绝望感更强。很多德国电影都是这样,很多北欧电影也是这样。比如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带有强烈的终极追问意味,让人感觉肌理非常紧绷,甚至过于紧绷,让人感到窒息。而低纬度的人物看似杂七杂八,乱七八糟,却有一种特别的理解和幽默在里面。不同于高纬度人物的纠结与追问,低纬度人物有着自然混沌的存在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得其乐。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以阿尔莫多瓦为代表的西班牙电影和一些南美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无论什么情况,中间都有一种相当愉悦的喜剧感。

    看一些关于德国人性格的文章,总结起来是这样的。比如清洁、干净、整洁,德国家庭主妇是世界上最喜欢打扫的家庭主妇;比如德国的孩子一般写完作业就去玩,因为德国的教育是先工作后娱乐;例如,在半夜12点,停在红灯前的车一定是德国人开的.德国人的共同特点是:现实主义、勤奋、守时、节俭,以及务实的态度。

    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可靠,但是无趣。总的来说,他们是虚无主义者。

    对于德国女人,我一直有点敬畏的感觉。尊重比恐惧更重要。只是一种感觉,并没有任何意义,更谈不上有什么争论。这种感觉来自于德国的哲学,德国的纬度,德国特有的黑森林的味道。

    关于德国女性的第一印象,感觉就像早年在好莱坞大放异彩的玛琳黛德丽。她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当红女演员,著名作品是1930年的《蓝天使》。103010年后,她去美国签约派拉蒙公司,之后在多部电影中担任主角。这位长相有点男性化、喜欢穿男装的德国女演员,以其硬朗安静的表演风格迅速征服了美国观众,与来自瑞典的葛丽泰嘉宝共用了两个后座。

    进入40年代后,两位影后相继选择隐退。嘉宝的退役尤其果断彻底。1941年她拍完最后一部电影《蓝天使》后,在36岁的巅峰选择了离开,从此从公众视野中消失。Deidre选择了逐步撤退。战后,她离开电影圈,回到早年的卡拉ok歌手生涯,四处巡演。然后,她越退越远,直到完全消失。

    还有玛琳黛德丽嘉宝,两位都是来自高纬度国家的女性,她们的例子可以再一次证明,高纬度的性格和虚无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越繁华越虚无。

    德国人的口味很特别。他们严谨、彻底、有条理,有轻有重,几乎没有任何游戏色彩。他们不是不开玩笑,只是他们的玩笑倾向于歇斯底里的闹剧风格。相比英式幽默和法式幽默,他们的口味更重。在东方,与德国有相似之处的国家应该是日本。德国和日本的闹剧电影也不少,有一种让人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疯狂和谵妄,让人有点惊骇。

    有时候二战的时候,德日结盟,背后有一种相通的氛围。这种气场与同处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吗?为什么轴心国加了个意大利?这就有点混乱了。与意大利、德国、日本相比,民族气质相差太大,感觉有点像“恋人谈半句多”。但意大利的气质中包含了一些疯狂和傲慢的成分,这一点与德国和日本不谋而合。

    日本文化中“简单”的味道源于东方哲学。在西方人中,我估计只有德国人最有可能欣赏它。从电影的角度来看,《青鉴》的代表人物是安二郎,而在世界电影圈,安二郎最著名的西方留学生是德国人维姆文德斯。

    但就剧情电影而言,德国女导演和桃丽丝多利不相上下。

    文德斯更多、更好、更逼真地延续了小津的气息。2008年春天上映的《樱花盛开》,让众多影迷为之倾倒,是少有的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电影佳作。     看资料上说,桃丽丝·多利是少数持续创作超过20年的德国女导演,她的电影如《预约下一世纪的温柔》《光脱不恋》《渔夫和他的妻子》等,票房和口碑双赢,接二连三获得国际影展大奖的肯定。但就东方观众来说,真正进入人们视野并为之赞叹的她的作品,就是《樱花盛开》。     生之无奈,生之苦痛,老年的悲伤,失去,永别,这些是所有人都要体会的东西。我喜欢《樱花盛开》这部电影讲的道理,那就是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人生旅程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过程,只是有的人在这段下坡路上也能多少瞄得几眼不错的风光,摘得几朵美丽的花儿;而有的人就干脆一路朝下,不管不顾,一点也不流连忘返,径直走下去就是了。前者并不一定比后者更快乐,因为那是幻觉;后者也不一定比前者更睿智,因为连幻觉都丧失了。我喜欢《樱花盛开》,因为它有一种安之若素的味道。这也是小津安二郎的核心味道。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