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的思考
时间:2022-07-0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作为第一批去汶川的人,我对“志愿者”这个词很有感触。有些人对那些主动去救灾的人颇有微词。其实我部分同意他们的苛刻。在去重灾区的路上,我确实看到一些志愿者的车抛锚了,他们的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们不能不被拯救。但总的来说,在5月12日这样大的灾难之前,志愿者带来的帮助比他们造成的麻烦多得多。时至今日,谣言依然很多,不知道编这种故事的人是什么样的微妙心态。面对巨大的灾难,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灾难越大,越需要社会合作。
但是志愿者也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包括我。2008年的时候,我和朋友热情,到了之后发现用处不大。真正看过巨大灾难救援现场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渺小。以后这种羞耻感会越来越重。值得表扬的是乐观的灾民,很多专业的救援队伍,一些敬业但不过度消费灾民的记者,还有我们平时挖掘批判的部队和警察。
虽然网络对救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网络谣言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网上的帖子,说某地快不行了,食物、水、药品都短缺,广场上到处都是伤员。请帮助我们。当我们到达那里时,发现小镇几乎没有遭受什么灾难,人们在广场上休息和聊天,甚至附近的许多餐馆和商店也开业了。许多志愿者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物资正在堆积。我们最后的经验是,经常寂静的地方,灾情真的很严重,噪音很大的地方,也许可以先缓一缓。
我也建议名人明星在最重要的72小时救援期间暂时不要去。这和我2008年的观点正好相反。2008年汶川地震后期,很多明星都去了现场。去了一个多星期的朋友对此不屑一顾,纷纷作秀,说最危险的一两天你怎么不来帮忙。到了2009年,我觉得他们做的其实是对的。这72小时应该留给专业救援队和有经验的志愿者。
还有一种感觉。当灾难来临时,最好的救援者是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建议学校可以开设或加强救助课,教授各种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
经历过几次灾难,我知道“道德”二字不能用来高悬。各种灾难,人心满满,局势两极。也许每个人都是高尚的,每个人都是卑鄙的。面对自己的苦,别人的生与死,很多时候,你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对我不理解的他人进行道德评判,是我们内心的另一个隐忧。每个人的财务状况都不一样。即使他们什么都不捐,甚至不关心灾情,只要对自己好,不伤害别人,就是在对世界做慈善。在热心于远方的苦难之后,我会看到身边还有很多默默的苦难需要帮助。所有的善都足够重,所有的恶都能受到惩罚;好的足够重,难的不难。
为雅安祈福。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