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源泉是再创造
时间:2022-06-3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德国德累斯顿的标志性建筑是易北河上的圣母院。德累斯顿最大的博物馆是建于奥古斯特二世的温格尔宫。教堂和宫殿都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墙壁和塔楼都被岁月熏黑了,似乎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我的德国朋友告诉我,这都是假的:1945年,盟军的轰炸几乎把德累斯顿夷为平地,这些建筑都是战后重建的。
温格尔宫里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比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拉斐尔的画,鲁本斯的画。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是这个博物馆的瑰宝。圣母和圣子,都望着远方,心事重重,悲伤不已。虽然不同于《十字架上的基督》的悲怆或《最后的晚餐》的诡异,但也让人或更兴奋。但解说员马上说,这本画册也不属于他们。它是几年前从一场拍卖会上买来的,专供市政厅使用。如此庄严的意境,突然与“拍卖”联系在一起,固然具有讽刺意味,但也让我立刻回到现实。
拉斐尔街103010号
讲述者是一个中年妇女,她也是一个说话很快的人。然后她带我们去看一幅鲁本斯的画,是关于赫拉克勒斯的。但他平日里不是英雄,只是喝醉了。虽然有人在帮助他,但他仍然支支吾吾,嘴里嘟囔着什么。酒精把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想通过喝酒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这是几千年来的常态。当我被这幅画打动的时候,解说员的姐姐马上说,这幅画完成后,卖给了当时的一个贵族。这个贵族喜欢动物胜过喜欢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英雄。他告诉鲁本斯,如果他想买这幅画,他必须给它加上12只小动物。为了卖画,鲁本斯马上说:“好吧。”所以鲁本斯在这幅画的角上又添加了12只动物。如果解说员姐姐不说,我还是找不到这些生物;一经发现,这幅画立刻显得不伦不类,让人忍俊不禁。
大姐指着对面的画说是刚才说的那幅画的临摹,也是鲁本斯画的。据说另一位贵族看到了这幅画,喜欢上了,让鲁本斯再画一遍;但是他不喜欢小动物。他只喜欢上面的人,所以这些小动物就消失了。贵族不喜欢赫拉克勒斯果实覆盖的白纱,想改成红纱,于是鲁本斯真的把白纱画成了红纱。
大姐带我们去看一幅不知名艺术家的画,说这幅画本来是关于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孩子的。少妇画完之后,一个贵族看到女子很漂亮,就说,别画孩子了,画我吧,让她坐在我腿上。于是女人坐在了贵族的腿上。但从图片上看,这位贵族长得太丑了,长得跟武大郎一模一样,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鲜花插在牛粪上”。原来,在他们旁边的另一半画布上,画的是日常生活场景,包括当时的桌子、椅子、长凳、盘子和碗。另一个贵族看到这幅画也很喜欢,但他喜欢的不是人,而是另一边的盘子和碗。于是对第一个贵族说:“你喜欢人,我喜欢盘子和碗。干脆,给一半钱,一分为二。”于是一刀下去,一张图变成了两张图。画家只有一半历经沧桑活了下来,女人一直坐在丑男的腿上,而另一半的盘子和碗的画却不知去向。
003010[德国]鲁本斯
大姐一口气说完,回头看了我一眼,我觉得有点害怕。然后她说了一句歌德式的哲学言论:“艺术,就像这样,来自再创造;是时候让他们认真起来了。”
我很久都不敢接电话。
走出温格尔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我被深深打动了。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