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江洋先生的家庭笔记


    时间:2022-06-3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杨绛先生回家记

    一个

    2016年5月24日下午,我去协和医院看望了江洋先生。没想到这是我最后一次和老人见面。

    小吴见我走近病床,便跪在杨先生耳边说:“吴阿姨来了!”长眠已久的杨先生睁大眼睛看了我很久。他的嘴角微微上翘,似乎带着微笑,甚至还点了点头。然后她轻声嘟囔了一句,但是隔着氧气罩听不清楚。应该是“我已经把一切都告诉你了……”我从没见过杨先生这么虚弱,心里酸酸的,好几次强忍着要夺眶而出的泪水,答道:“放心吧!好好休息。”杨先生没有力气再说什么了,他用眼神表示理解,然后又闭上了眼睛。据一直等着杨先生照顾好他的保姆和护工说,从那以后,杨先生再也没有睁开过眼睛。

    内科主任和主治医生把我们请到会议室,向我们介绍了杨先生的病情,说她目前身体极度虚弱,随时可能出事。还是那句话,我说:“就算有事故,也不要抢救。”江洋先生已经反复解释了这一点。她愿意安静的走到最后,不折腾,不浪费医疗资源。

    江洋先生在遗嘱中交代,她走后,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告别仪式,不留骨灰,遗体火化后刊登讣告。对于江洋先生这样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和公众关注的名人来说,这样执行遗嘱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媒体的日子会不好过。幸而我和同志作为先生遗嘱的执行人,已在杨先生病重时将杨先生丧事的委托上报国务院有关负责同志,并恳请通知有关单位打破惯例,遵照杨先生的遗愿,从简办理丧事。后来,葬礼进行得很顺利,如杨先生所愿。

    从讣告来看,江洋先生对他死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做了妥善的安排。不同的是,这份讣告居然是杨先生自己看的,并向被执行人做了说明。讣告要等她的遗体火化后才能发表。

    我对杨先生“生而为死”的从容,对他安排丧事的智慧、周到、理性,感到惊讶和敬佩。

    杨先生自嘲自己当了10多年的“寡妇”,一个人的“营业所”大军。她老了,病了,累了,但不管她读书、写作、做事有多忙,她总是那么有条理,那么悠闲。

    住在南沙沟社区的一群老人都走了,杨先生在等着离开。她只是边工作边等待,没有让时间白白流逝。

    为了保持双脚强健,她每天“走下楼”的步数从2008年的7000步逐渐减少到5000步、3000步,从快走一步一步变得缓慢;即使不再下楼,退至屋内也会“游千里”。坚持走,不要偷懒。

    日复一日,“八段锦”上了早课。2016年春天,她因病住院,才不再做。“十个脚趾抓地”还能站稳;“双手捧天”还是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摇头摆尾”不情愿地蹲下身子;“双手爬脚”,做不到就弯腰;“手放在地上”只能离地两三寸。

    尽可能多的练习书法,按照老师说的“指向实在,掌无力,腕敏捷,肘松,力透纸背”,很少间断。只是学习汉字的时间,从原来的一天90分钟,逐渐减少到60、30、20分钟,直到我已经无力垂腕握笔。

    “钱庄”指挥官杨先生非常努力,成绩斐然。

    《钱锺书集》出,《宋诗纪事补正》 《宋诗纪事补订》出,《钱锺书英文文集》出,《围城》中英文版出,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容安馆札记》 (3巨卷),《中文笔记》 (20巨卷),《外文笔记》 (48巨卷),70。很难想象杨先生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以上每一部作品,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杨先生亲自作序,深情厚谊。

    杨先生在忙着花钱出版的同时,也念念不忘自己喜爱的翻译和写作事业。她怀着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悲痛翻译了柏拉图的《钱锺书手稿集》,把全部心思都投入进去,忘了自己。

    江洋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回避名利,安度晚年。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江洋先生荣誉院士。她没领荣誉证书,讣告也没让她写这个标题。

    2013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函告杨先生,她已成为第二届“中国文学艺术奖”候选人,要求她修改组委会起草的简历,并提供两张近照。杨先生的回复是:“我没有资格。谢谢大家。”

    2014年4月,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院长弗朗西斯凯恩克罗斯(Francis Cairncross)与钱、杨(Franc

    es Cairncross)女士来函称,在艾克塞特学院建立700周年之际,该院以推选杰出校友为荣誉院士的方式纪念院庆,恭喜杨绛先生当选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荣誉院士,特此祝贺。     杨绛先生不使用电脑,便口授大意,要我代复电邮:     尊敬的Frances Cairncross女士:     我很高兴收到您4月25日的来信。首先,我代表我已去世的丈夫钱锺书和我本人,对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建立70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我很荣幸也很感谢艾克塞特学院授予我荣誉院士,但我只是曾在贵院上课的一名旁听生,对此殊荣,实不敢当,故我不能接受。     杨 绛     Frances Cairncross院长生怕杨绛先生误解艾克塞特学院授予她荣誉院士,系因她是钱锺书先生的遗孀,因而再三解释: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