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创伤和痕迹
时间:2022-06-2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媒体的疲劳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几个大国对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取得重大胜利。与此同时,平民遭受的苦难和伤亡也在增加,难民问题远未解决。这一点国内外新闻界都有报道,但很难把这场持久战作为头条新闻。
自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1990-1991)以来,中东人民的苦难从未停止。那里持续不断的军事冲突的背景是复杂多样的。“反恐”当然是赋予这些行动合法性的理由,但这并没有减轻那里人民的痛苦。在西方话语中,对此有一个非常冷漠的表述:“间接引发对敌方军事行动的损害”。在今天的中东,这样的“破坏”每天都在发生。
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支持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官兵死亡人数在2万至3.5万之间,直接死于战争的平民约3500人,因战争造成的医疗等困难而间接死亡的平民约10万人。美国及其盟国在海湾战争中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仅阵亡400余人,其中约一半是被己方火力误伤。尽管如此,由于贫铀弹、高强度辐射和有毒气体的使用,在这场被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的现代战争中,仍有20多万美国战斗人员患有后果严重的慢性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不还。”这种豪迈的风格只是文人写的诗。只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或者在后方医院看过死伤战斗人员尸体的医护人员,才能知道战争的残酷。当面对一个剑削的头颅或一条被燃烧弹蹂躏的战壕时,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绝不会有写诗的后知后觉。
维拉布里顿(1893-1970)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是《青春见证》 (1933),具有自传和社会史的双重性质。它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未婚夫罗兰和弟弟爱德华的生活和经历。罗兰、爱德华和他们两个最好的朋友都出生在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是贵族学校的同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军事训练,并在英国军队中担任初级军官。这四个战死沙场的年轻人,在一战中大量丧生的社会精英和民众中,不过是几粒沙子,所有在硝烟中逝去的生命,都在父母和爱人的心中留下了痛苦的空洞。在序言中,维拉解释了她写这本书的动机:这些文字激活了人们正在遗忘的黑暗痛苦。但这不是她的本意。她的写作意图是让过着平静生活的人拒绝“太容易、太舒服的遗忘”。这种对和平麻醉的遗忘,往往导致“历史上最悲伤的悲剧重演”。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提醒人们,战争是现代社会犯下的严重错误和罪行。在她写下这些文字的六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在牛津大学,维拉最后的专业是历史。回顾一战的历史,她批评《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的粗暴。她反对二战中英国空军对平民居住区的“饱和轰炸”,一生坚持和平反战立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长期在野战医院当护士,照看英军的伤兵和德军被俘的伤兵,经历了战争的难以言喻的残酷。战争初期,正如她在自传中所记载的,她完全被社会上对敌国的仇恨所吞没,尤其痴迷于贵族学校培养的帝国主义尚武精神,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未满服役年龄的弟弟志愿参军。1917年12月,薇拉的弟弟爱德华在战斗中阵亡前6个月,他给母亲写信说:“下次我回家时,我一定让你吻我道晚安,就像小时候一样。我曾经是个懵懂少年,总以为自己已经大了,不能再让妈妈亲我了。其实我太年轻,不懂你的爱。”
维拉和她的家人在战争中遭受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她的回应不是仇恨,而是原谅和对话。
北大图书馆有1935年版《青春见证》。北大图书馆有很多这样的旧书,借书卡的后口袋上印着繁体的“燕京大学图书馆”。卡片记录了从1935年到1941年这本书是如何被多次借阅的。“珍珠港事件”后,焰炟被日本封闭。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本书才有了借阅记录。
于是,战争的伤痕和历史的印记被永久地保存在一本被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收藏的书里。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