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
时间:2022-06-2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共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自工业革命时代以来,所谓的“发展”都遵循一个公式,即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投资的不断增加,从而带来产出的增加。
举个例子,过去一个工厂一个小时可以生产价值100元的东西。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效率提高,一个小时可以生产出价值200元的东西。资本家投资建了第二个工厂,所以他们每小时能生产价值400元的东西。这样,人们就会有更多的产品,社会就会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即社会物质供应短缺。
今天,人类社会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发展了很多年,越来越多的东西是在工厂里生产的。直到有一天,世界上的一些人发现,我们生产的一些东西远远大于我们的需求,但是这些东西却因为贫富不均而被分配给了不同的人。所以,也许我们不需要生产更多的东西,只需要重新分配已经存在的东西,就可以让每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在经济学中,这叫做“帕累托改进”)。这样,社会也发展了。
至此,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物品的人和使用物品的人可能不是同一个人。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分配材料,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有剩余材料的人可以把材料的使用权转让给没有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奖励,提供这项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奖励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共享经济由此而生。
虽然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但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大家熟悉的房屋租赁,其实就是典型的共享经济。有些房子的主人把房子租给不拥有房子的人,以获得租金。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交易线索掌握在线下房产中介手中,以“模拟”的形式存在。没有数字化,公开透明,无法检索,无法按地理位置获取,无法随时随地便捷检索,无法形成网络效应。所以无法承载更高频率的使用(比如短租),也无法扩展到价格更低的区域(因为交易成本太高)。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快速普及,上述限制终于被突破。将现有的线下素材一个接一个放到移动互联网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在细分领域打造一个又一个平台,供素材拥有者发布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素材。共享经济的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数字化,有的数字化一条线索(比如租房线索),有的数字化一次经历(比如招手打车的动作)。
与此同时,共享经济在中国各领域全面开花。不经意间,共享经济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在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共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还在很多领域出现了高频、低频、大众、小众等不同的模式。
那么,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
第一,改变了供给侧。
分享让产品的提供者从机构变成了个人。以前不可能成为供应商的个人现在可以成为供应商。比如,人们出行时,只能入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共享经济则允许个人房主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乘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出租车,现在也可以乘坐个人驾驶的私家车。
共享经济在扩大了供给侧的范围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丰富性和个性化水平。旅行时,人们可以住在各种风格的房子里,以满足不同人数和不同旅行风格的需求。他们可以和不同背景的房主聊天,了解更多当地的习俗。当人们旅行时,他们可以乘坐不同的车型,看到不同的内部装饰,遇到不同性格的司机。如果说,在工业时代,人们习惯于使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产品,那么当物资大量过剩的时候,人们的个性化诉求就会变得更高,共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使个体上升。
共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本来工作和创业是有严格界限的。拿工资和做大生意之间的心理门槛很高,实际改变很难。共享经济提供了大量的流量和便利的基础设施,让人们更容易实现“微创业”3354。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开个车,当个“专家”,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应商的个人有了发展自己个性的空间。例如,加入共享网站的房主可以在房间里展示自己的个性,并获得反馈;比如加入网店平台的手艺人,可以把个人作品卖给匹配的人。
随着“微创业”门槛的降低和个性化的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从农民工的思维向大师的思维转变。人
的内在动力被激发,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行动,个人的重要性相对于机构得到了提升,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对社会来讲是很重要的事情,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经济让我们不用建更多的酒店也可以接待同样多的游客,不用购买更多的车辆也可以承载一样多的城市出行,不用买更多的衣服也可以每天换衣服穿……它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
Uber网站曾经做过一项数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車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