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交 千年鹪鹩
时间:2022-06-2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张谦载和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他们从小一起学习,被老师视为“双星”。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太好。文天祥高中状元、徒弟甚至宰相的时候,还只是个小举人,郁郁不得志。
知道文天祥的学识,想帮他一把,推荐他做官。但张谦载心高气傲,从不去见文天祥,一直在家务农读书。
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军抗元,失败。在五坡岭(今广东省海丰县北)被抓获,一路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张千载听说后,立即变卖家产。文天祥一行路过他老家的时候,跑上跑下,要求跟着文天祥去大都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元军总司令也很佩服文天祥,同意了。于是,一路走来,张谦载天天伺候文天祥,喂他吃饭,给他洗澡,像个忠心耿耿的仆人。
到了大都后,文天祥被扣留,张谦载在附近找了个房子住下,每天给文天祥送饭。文天祥在狱中写的诗,张谦宰贿赂关系,偷偷带出来,包括著名的《正气歌》。
就这样,张谦载倾家荡产,尽心尽力侍奉文天祥三年,直到文天祥被忽必烈处死。这个时候,身无分文的张千载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他刚运出文天祥的尸体,还在俘虏营里找到了自杀的欧阳夫人的尸体。火化后,他把他们的骨灰带回了老家。
也许是文天祥的光芒太耀眼,削弱了他同时代人的光辉,但张潜在的事迹还是值得再提一提的。
张千载只是个无名小卒。他一辈子没做过官,也没出去和元军打过仗,甚至倾家荡产侍奉文天祥,是为了个人义气,而不是民族大义。但是谁又能说他的行为不值得我们敬佩呢?
在文天祥发达的时候,有很多人接受过他的帮助,但是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从来没有接受过他帮助的张谦载站了出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敬意。这个小人物生命的光明,是任何“民族大义”都削弱不了的。后人没有忘记文天祥的这位义士,把这种朋友间的情谊称为“生死之交,千年之谊”(千年之谊)。
这是一个小人物一生的光辉。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