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奖励与惩罚
时间:2022-06-2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
前不久我去理发,帮我理发的小哥说这一行不好做,要转行。
我问他打算做什么,他说,我想我可以开个餐馆赚钱,或者考个驾照,当个汽车司机。总之,互联网时代,我不能再这样了。
我说,“你是个好工匠。为什么你觉得你不行?你觉得你在餐饮方面有什么优势吗?你连车都不会开,还想当汽车司机?”
他急了:“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我每天都很焦虑,觉得这个世界发展太快了!”
这太熟悉了。我肯定听过,而且不止一次。还有什么比这个理发师的哥哥更着急的?
二
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本来对社会来说是好事,但没想到,“科技威胁论”就这样产生了。所谓科技威胁论,大致意思就是你的工作会丢,你的行业会消失。很多行业被贴上“夕阳产业”、“衰落产业”的标签,士气低落,军心不稳,人才流失严重,人心惶惶。
不赚钱的人焦虑,觉得被时代抛弃;急于赚钱,感觉快要错过下一个风口了。
其实传播焦虑也是一门生意,第一点就是“创造需求”。当人们被焦虑和烦躁情绪感染时,他们会急切地寻求解决方法。那么,焦虑传播者就有了收入来源,这就是焦虑营销的方式。
类似的言论还有:“想到农民工的人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只有傻子才会留在体制内”、“人工智能时代,一大堆行业会消失”等等。每当标题有这样的含义,点击量和转发率就会出奇的高。
但是,这些喊声都有点“狼来了”的味道。很多说要死的行业还活得好好的,但是一批自称创新的企业倒闭了。
同时制造恐慌的人会“画饼”。他们告诉你“离开公司后世界很宽”,引用了某某企业家、某某“网络名人”实现财富几何级增长的案例。画饼,制造恐慌,其实是一种诱因。
诚然,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很多新贵,但成功人士的数量与庞大的基数相比,不足万分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不归路,投入巨大,但收获未必足以糊口。结果我发现别人都快融资几千万了,我没钱的时候更着急。
卖彩票的策略也是同样的逻辑,制造一个财富神话(中了头奖的幸运儿)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进入市场。奖金池中的几十亿财富从何而来?来自无数梦想一夜暴富的彩民。结果,你不能发财,反而成了炮灰。
所以,都市套路深!有人不停地挖坑,有人迫不及待地跳下去。
三
我在一个地铁站看到一个牌子:“世界会惩罚那些不改变的人。”这种言论太无礼了,好像平日好好上班是个错误,应该受到惩罚。
显然,这也是一种焦虑营销。原来的“小幸运”被冲走了。在这类谚语的威胁下,人们开始歇业。理发的小哥哥要开专车,做餐饮的小姐姐要做直播。在报社工作的记者要离职创业,在公司上班的白领要搞P2P…….每个人都被恐慌所驱使,做着布朗运动,进入陌生的领域。看似很美好,其实他们处处碰壁,乱七八糟。
个人认为,受挫折是肯定的。中途换轨,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要碰壁。要知道,成功的规则之一就是“回归优势”。如果违反了,成功的机会很小。
我也可以把那个广告换成:“世界会惩罚那些不够强大的人。”你不能否认,最后大多数人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初,他们要么是因为轻信,要么是因为无法抗拒的诱惑而走入荒野。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绿洲。我们都知道猴子捡玉米的故事。小猴子看见桃子就扔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桃子,看见兔子就扔兔子。最后,兔子没能赶上,一无所有地回家了。一直三心二意,最后一无所获。相反,那些一直坚守自己原有立场和内心的人,最后都会得到时间的馈赠。
所谓“越界”,有时候就是一场灾难。一开始看起来很新颖,似乎在注入新元素。但是如果大家都越界了,那么久而久之,行业的专业性就不复存在了,不懂装懂的人就会到处都是,说着似是而非的话。最重要的是,“秩序”被颠覆了。
作为处女座社会科学研究者,我非常看重“秩序”。按照新保守主义者的逻辑,本来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企业家长得像企业家,理发师长得像理发师,女主播长得像女主播。只有秩序才能保证社会的有效运转。历史的进步并不容易。
,总是前进两步,后退一步。别以为出来几个新词语,世界的逻辑就能改变。别以为只有新技术可以摧枯拉朽,既有秩序的修复力量,同样是惊人的。
你或许会说,保守主义已经“过时”了。不,去年全球放出的“黑天鹅”,都是来自保守主义者。那些美国“锈带”的中年选民,那些虔诚的天主教教徒,他们选出的总统就是“大老粗”特朗普。有人固然走在时代的前沿,但大多数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节奏。
四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定力。
故步自封、抱残守残肯定是不对的,遇到问题当然要想办法克服。但是,自己的大方向,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否定。怎么确定大方向呢?这就需要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