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学生 猫学生
时间:2022-06-26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傅斯年先生有个比喻,说德国学生是狗,美国学生是猫。狗认人,德国学生都跟着教授。只要教授人品好,知识好,无论他转到哪所大学,学生都会紧紧跟在后面。而猫只认房子不认人。美国学生只想去哈佛耶鲁,连教授怎么样都不问。所以美国学生都像猫一样。
想想我们的学生。当然应该都是猫。谁不想去北大清华?几乎没人关心去北大清华能学到什么。人们关心的是北大和清华的毕业生有更好的机会找到好工作,这才是就业市场真正认可的。说到工作,谁有勇气做狗而不是猫?不要怪北大清华的学生自恋。一旦他们在那里读完了本科,如果还想继续读硕士博士,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老地方,但是搬个窝的想法太懒了。这就是所谓的“三北”、“三清”。
从历史上看,德国似乎没有哪所大学长期占据中国第一,但学术贡献巨大的大学却不少。比如柏林大学、耶拿大学、马尔堡大学、弗赖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莱比锡大学、海德堡大学等。是数不清的。原因是对于德国学生来说,哪里有好教授,哪里就有好大学;不管是出名还是不出名,不管规模大小,学生都会蜂拥而至,这所大学的地位立马就确立了。
德国教授在选择大学的时候考虑的就是离家的远近,不介意是位于首都还是省会什么的;不用担心是属于“985”还是“211”。当然,前提是先要有职位空缺。康德收到了很多大学的offers,但他对哥尼斯堡大学更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哥尼斯堡大学就在他家门口。这个人从来不喜欢出城。海德格尔在弗赖堡大学学习和教学,弗赖堡是他的家乡。
但是,根据我十几年从教的经验,猫并不是最可悲的。有的同学要么没有实力,要么缺乏自信;不要选大学,不要选教授,谢天谢地有学校收留你。篮子里装满了蔬菜。他们对学校,对教授,对自己都没有要求。入学时是什么样子,离校时又是什么样子。就是因为有大量这样的学生支撑着我们,我们才有那么多半死不活的大学,而这些大学也总能饶有兴致的存在。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