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叛逆的女儿
时间:2022-06-25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女儿上了高中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高一的一个周末,她叫我和同学一起去理发,我同意了。我曾经陪她去理发店理发。她脸小,过去一般不留刘海。她把头发都扎到后面,整个脸和额头都露了出来。很清爽,我很喜欢。这次女儿弄了个又厚又长的刘海,遮住了半个小脸,眼睛“埋”在头发里。我没好气地问她:“你为什么把头发剪成这样?”她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发型。”我说:“一个发型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她说:“我就喜欢这样。”最让我生气的是,她居然说我以后不用管她的发型了,她喜欢自己做决定,然后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
女儿把自己锁起来了,我进厨房做饭,却一直在想她的头发。她是对的。我在学校看过,她很多同学都有她的发型。为什么小孩子都是一样的发型?经过仔细考虑,我明白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是从众,追求同龄人的认可,女儿的表现完全正常。当我想通问题的时候,我的心就会松一口气。
再看女儿的头发,感觉没有以前那么丑了,感觉又有了另一种味道。人就是这么奇怪。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同一件事时,结果往往是完全相反的。
女儿上了高中后,另一个不听话的表现就是和爸爸小吵两天,大吵三天,在很多事情上和爸爸意见不一致。有时,两个人会因为某个问题而争吵,他们的女儿甚至会因为委屈而哭泣。
当初,对于父女之间的“战争”,我也劝女儿要尊重父亲,不要那样和她说话,也劝老公放弃女儿,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没多久我就发现,这种论调对女儿很有好处。她之所以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说明她有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而每次吵架之后,她都会反思父亲为什么会那么说。慢慢的,她学会了一分为二的看事情,理解也越来越深。
我把我的发现和我丈夫交流了一下,他非常高兴。我们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就是以后他可以继续不同意女儿的意见,但态度和语气要放松,让女儿在不伤害自尊的情况下成长。
于是家里的争吵变成了讨论。遇到一个事件,我们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这个过程不仅让家庭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让孩子和父母共同成长。
我不赞同父母为了迎合孩子,什么都要看孩子的意愿,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勉强同意孩子的想法。我不赞成家长要求孩子听自己的,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第一种做法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这样的孩子在父母身边,因为有父母的保护,做什么事都很顺利。一旦离开父母进入社会,遇到不同意见,要么暴跳如雷,与人发生冲突。或者感到沮丧和不知所措。第二种做法会导致孩子没有主见。离开父母进入社会后,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