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是如何让你上瘾的
时间:2022-06-23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操纵你的大脑。
“世界上肯定有让人上瘾的代码。”拉姆齐布朗的公司就是建立在这个信条之上的。该公司的网站声称,他们利用神经科学理论和人工智能,“用多巴胺让你的App上瘾”。
布朗于2015年底毕业于南加州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他的搭档道尔顿托德库姆斯是神经经济学博士。
他们提供的“定制服务”可以连接到客户的App后台,帮助客户追踪用户的每一个行为,然后在一些关键的地方和时间点设计奖励:悦耳的音效、虚拟币,或者突然的“赞”,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打开率和停留时间。对于客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看的数据和更丰富的运营收入,他们愿意为此付费。
公司反复宣传的一个案例是一款名为“Brighten”的“正能量社交网络”App。一项为期3周的A/B测试(即以未优化用户为对照组)显示,被其“下药”的用户,打开app的动作更加频繁,向亲朋好友发送正能量信息的时间比之前增加了167%。
面对外界“生产成瘾产品”和“不道德”的怀疑,他们声称自己的客户主要使用健身和理财app。根据布朗的说法,他们的任务是推广那些“好”技术。
什么样的技术是“好”的技术?网站上模糊的语言似乎并不是他们实际工作的重点。“技术多巴胺”是如何工作的
今天,我们知道多巴胺在人体内发挥多种信使功能,在血管、胰腺、肠道和免疫系统中有不同的作用。大脑中的多巴胺只是一小部分,甚至大脑中的多巴胺也分成很多不同的通道来传递不同的信息。然而,它最著名的功能仍然是与食欲、情欲和快感有关的功能,这甚至使它在流行文化中被称为“快感分子”和“爱情分子”。
准确地说,多巴胺的这种功能不是产生快感,而是调节欲望、满足和奖赏机制。当你期望做一件事能得到好的回报时,你的回报神经通道中多巴胺的含量就会增加。如果回报超出了你的预期,那么多巴胺就会继续增加;相反,如果回报低于你的预期,多巴胺会回落到比开始时更低的水平。
多巴胺的作用机制似乎赋予了一些技术产品“操纵行为”的能力。纽约大学行为心理学家娜塔莎舒尔(Natasha Shure)在《设计上瘾:拉斯韦加斯的老虎机》中考察了各种赌博机的设计思维。它的核心驱动原则之一就是在未知的情况下提供突然的奖励。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会赢钱,而当赢钱的预期突然被超越时,随着金币落入袋中的合成声,多巴胺的分泌会突然增加,让你的愉悦感破纪录。
多巴胺只是参与大脑奖励机制中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最知名物质之一。从基本的生理满足(食欲,* *),到内心的愉悦和快乐,再到更高级的,比如达成目标、被肯定,奖励机制都能发挥作用,肯定“正确”的行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指导人们的行动。另一方面,上瘾的产品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奖励机制,不断地向用户提供这种满足感。
比如抓住第一次的注意力。大脑中负责其他底层感官(如边缘系统)的部分会在第一时间受到刺激,而负责理性思维的前额叶皮层会慢半拍。这就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制度一”和“制度二”。负责直觉的“系统一”的工作总是更快。所以小红点、华丽的图标、自动播放的视频等最基本、最直接的刺激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你的眼前,会“跑赢”你的理性判断,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你的时间。
起初,这种“收割”时间的行为仅限于图形内容。一开始,他们用醒目的标题和个性化的推送来“收割”人们上厕所或等车时的“碎片时间”。然后他们大举进攻短视频领域,“收获”对象变成了一大块空闲时间。
当你看完一个短视频,你甚至不需要反应。系统会马上自动给你推送一个类似的短视频,尽量让你的视觉快感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你看的越多,系统就越了解你的喜好,推送也就越精准。
这是一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漫镜子”,它让你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屏幕上。互联网产品行业的“标准答案研发”
quo;的本质便是用数据精细地洞悉人性之弱,并彻底贯彻到产品的结构逻辑和交互设计中。对科技产品真的会上瘾吗
科技从业者并非对这些“致命”设计一无所知。
“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人,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纽约大学商学院市场心理学副教授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中写道。奥尔特认为,我们正面临技术带来的“行为上瘾”的严峻挑战。
行为上瘾由6种要素构成:诱人的目标;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渐进改善的感觉;越来越困难的任务;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强大的社会联系。
新时代的科技产品总在一点或者几点上满足这些要素,让人上瘾,带给大脑无法摆脱的来自奖赏的愉悦与刺激。
然而,是否可以将科技产品带来的沉迷等同于上瘾,并没有明晰的结论。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系教授雪莉·特克尔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比较谨慎。毕竟对现在的人来说,手机和社交网络更多的像是必需品而不是“瘾品”。“如果想戒除某种令人上瘾的药物,那么我们需要远离它。可谁能远离电脑和手机呢?”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