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我对文学的判断


    时间:2022-06-2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我对文学的判断

    我讲三个故事,比喻文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这是每个作家都应该秉持的基本道理。

    第一个故事。很多年前,一个听了我一年课的女生和我聊天。她说:“曹先生,你知道我在冬夜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吗?”我说我不知道,然后她告诉我,“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饭后洗碗。”这听起来有点奇怪。她家住在山里,有青山绿水,但同时又因贫穷而心灰意冷。贫穷到什么程度?穷到连几毛钱一盒的蛤蜊油都买不起。她告诉我,她想通过洗碗找到手上有点油腻的感觉。这是亲身体验,我们的想象力根本达不到,而这种亲身体验正是文学创作所需要的。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出生在苏北农村,那里所有的房子都是靠水建的。一开门就能看到水,这是我巨大的写作资源库。为什么我的作品里没有肮脏的形象?为什么没有脏话?为什么没有肮脏的境界?我觉得跟水有关,跟那种无形的开悟有关。我承认我的作品有一种洁癖。

    第二个故事。据说草地上有一根羽毛。现在让我们写一个关于羽毛的故事。然后,我们把它变成了绘本,说草地上有一片羽毛,没人要,也不知道在这个地方放了多久。今天早上,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来了。他们捡起羽毛看了看,然后把它扔进了草地。走之前,女孩问男孩:“你觉得这根羽毛是谁的?”记住这句话,羽毛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旅。它遇见了一只又一只的鸟。然而,那些鸟都告诉它,“你不是我的。”后来,它遇到了云雀,云雀很好,对羽毛说:“虽然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我可以带你去高高的天空,因为我是世界上最高的鸟。”百灵鸟手里拿着这根羽毛,高高地飞向天空,穿过云层。然后,百灵鸟张开嘴,放下羽毛,羽毛悠闲地落下。羽毛降落在一座小山上,有一只鹰站在岩石上。羽毛觉得自己无缘无故地属于那只鹰,于是它问鹰:“我是你的吗?”然而,鹰的注意力在前方,前方的天空中有一只鸟在飞翔。羽毛说:“我知道。是百灵鸟。”羽毛的话还没说完,老鹰就起飞了。不一会儿,天空中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两颗透明的血珠从高空落下。羽毛在心里呼唤:风啊,把我吹走吧!一阵强风把羽毛吹落了。羽毛在峡谷中盘旋,最后落在一片草地上。很多天过去了,今天早上,阳光明媚,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来到这个地方喂养。幸福的一家人,这一幕很感人。是的,羽毛在地面上其实挺好的。它想问母鸡:“我是你的吗?”但是它没有勇气。母鸡在温暖的阳光下张开翅膀。我们发现它的翅膀少了一根羽毛。那根羽毛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只母鸡的。

    这是我几年前写的一本图画书。还写了《夏天》,《烟》等。《夏天》和《烟》也是虚构的产品。这个世界如此奇妙,有着无限的创造可能。

    你想想,造物主把这个星球交给人类的时候有没有《荷马史诗》?你有《蒙娜丽莎》吗?你有《英雄交响曲》吗?不要!现在我们创造了一座宏伟的精神宫殿。

    先说第三个故事。我写了一篇26万字的小说《火印》,出自萧红的短篇小说。这个小故事是《旷野的呼喊》。在这篇短篇小说中,萧红用几十个字描述了一个场景,说黄昏中有两匹马跑过来,主人公想:是谁的?他猜测是有人去这个地方走亲戚,缰绳没拴好,马跑了。他想等马跑起来,抓住缰绳。马跑了过来,他伸手去抓缰绳,但伸出的手马上就缩回去了,因为他发现马的身上有一个日军军营的烫印。就是这几十个字,衬托出了我26万字的小说《火印》。

    经常有人问一个作家:“你的灵感来自哪里?”我对灵感的定义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突然爆发。

    回想当时的创作过程,就是这几十个字激活了我的阅读记忆。我想起一本书,书里说二战期间,日本士兵虐待马匹臭名昭著。我想起另一本书《马》,里面介绍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马。我也想到很多和马有关,看似和马无关的书。当这些阅读记忆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反应。一个关于“二战”,关于马,关于一个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就在记忆的海洋里,像冰山一样浮出水面。

    灵感必须来自知识。一个没有知识浸润,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大脑,不可能有灵感,也不可能有发现财富的眼力。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思想;多少思念,多少生命。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财富的发现,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小说和文学的意义。如果这两个故事所隐含的两个道理不是以第三个故事所反映的道理为前提的,那么前两句基本就是虚的。

    话。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