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谁移动了您的数据


    时间:2022-06-21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谁动了你的数据

    公司在互联网上收集和滥用用户数据已经不是行业秘密。然而,大多数消费者似乎被蒙在鼓里。

    前不久《纽约时报》 《卫报》 《观察家报》一起爆料:曾为川普2016年总统竞选工作的数据分析公司和企业战略传播实验室剽窃并秘密保存5000万“脸书”用户的数据以影响大选。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后来在国会听证会上为此事道歉。

    数据泄露之风蔓延到中国,牵连到以收集和使用大数据闻名的互联网玩家。

    从梦中醒来,基于对大数据及其隐私的重视,用户疯狂地统计那些app如何收集他们的地理位置、购买偏好、购买行为等信息。把用户的思想和市场的自由压榨干净。用户渴望保护他们的数据财产,并主张编写现代合同来保护他们的权益。

    消失的大众市场

    要解剖互联网公司对数据的使用,首先要从市场入手。

    以前大众市场是消费者主导的,很多方面都是消费者说了算。后来,细分市场开始逐渐取代大众市场。企业不再同时为所有人服务,而是为一部分人提供专属服务。如果打到——的专属价,会掏空你的钱包。

    在20世纪20年代,通用汽车通过提供福特无法提供的东西,超过33,354款车型和个性化定制来争夺福特的市场。通用汽车建立了五个不同的子品牌,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价格区间。为了刺激消费,通用甚至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这些措施的效果是惊人的。短短四年,通用汽车的市场份额上升到20%,而福特下降到40%。到了20世纪30年代,福特损失惨重,两家公司的市场地位完全互换。1940年,通用汽车以48%的市场份额称霸全球市场,而福特只有19%的市场份额。通用的巨大成功,掀起了从单一、标准化产品向细分市场、个性化产品转型的浪潮,这种趋势延续至今。

    当我们与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渐行渐远的时候,那些在大众市场时代叱咤风云的公司,现在也在努力把市场细分得越来越小,以此拉开价格层次,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当公司把市场分成越来越小的市场时,每个小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他们的集中度的影响力也在降低。从逻辑上讲,可以进行市场细分,直到每种商品只有一个消费者。他们能得到的信息也相应减少。如果市场上有50种不同的洗衣液,每种成分和价格都不一样,消费者要选择最好的一种并不容易。

    数字的变化伴随着影响力的变化,个人消费者已经没有资格“挑战”大公司。甚至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这意味着市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你的独家价格

    当销售者对消费者的价格区间了如指掌,价格歧视就会产生。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获取消费者剩余的工具,它会以各种形式让不同的人付出不同的代价。

    优惠券是价格歧视的常用工具。使用优惠券的顾客比直接从街上走的顾客支付的价格更低。秘诀在于,关注优惠券信息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忙碌而富有的人非常重视自己的时间,没有时间去收集优惠券信息,所以最终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与此同时,会员忠诚度计划(loyalty programs)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为价格调整提供了另一种方法。当零售商想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折扣时,除了收集客户数据,会员忠诚度计划也是一种可操作的方式。忠诚计划中的常客计划、酒店和汽车租赁曾经占据主导地位,但现在杂货店和药店也加入了这场游戏,甚至咖啡店和书店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成员,忠诚计划。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雷兹汉(Frederick Rezihan)和厄尔萨瑟(Earl Sasser)通过研究发现,忠诚的顾客购买更多,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他们还总结出一个经验法则:客户留存率每提高5%,就能提高企业25%的利润率。

    为了获得更多的“忠实”会员,消费者一进入消费场景,就会得到卖家精心安排的定制服务。公司的精准营销方式是基于数据分析的,每个数据公司都梦想设计一套算法,根据每个人的性格量身定制信息。

    2009年12月4日,谷歌的技术专家宣布了一项关于谷歌搜索的改变:每个用户在使用搜索时都会被个性化。

    谷歌可以获得每个搜索者的信息,比如地址、朋友圈、雇主、偏好、购物历史等。而且,个性化搜索已经不能脱离用户的谷歌搜索。这意味着任何搜索都不会有一组标准或典型的搜索结果。

    搜索一直走在互联网个性化体验的最前沿,每个网站都在追随这一趋势。从搜索到浏览网站,你所有的体验都在向量身定制的方向发展。网站的目的不是卖给你更多的东西,而是卖给你更贵的东西。

    唤醒消费者

    当知识

    鸿沟、价格歧视、大规模定制的限制一起发酵时,消费者剩余就会被压榨到临界值。自由市场会逐步瓦解,再也无法保护消费者。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垄断蓬勃发展,巨大的经济权会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消费者和政府需要做好迎接这种数据层面垄断的准备。     面对强大的数据技术,消费者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利。一开始要牢牢掌控自己的数据访问权。接下来,可以要求对数据的商业用途设定一个界限,而且当消费者不希望某家公司使用这些数据时,该公司就必须删除他们的个人资料。     如果呼吁数据改革的客户足够多,一个限制数据巨头掠夺消费者的运动就可能成功。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