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水平线
时间:2022-06-2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这几乎是教育的两条平行线。
一条线是,去年成都七中30多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外名校录取,70多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一本上线率超过90%。
另一条线是,在中国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师生都是邻近大城市的“剩女”,有些学校考上一所大学的人数只有个位数。
直播改变了这两条线。200多所学校全天候关注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课,一起作业,一起考试。有的学校拿了省冠军,有的本科升学率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即使在线课程早已在城市流行,这仍然让我感到惊讶。
东方闻道网校负责人王鸿开办了一个直播班,他说,在过去的16年里,72000名学生,其中——人被他们称为“远端”,跟随成都七中度过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其中有88人考上北大清华,大部分顺利通过本科。一个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2018年11月,我去了直播两端的成都七中和近千公里外的云南省禄劝一中。
在繁华的成都市武侯区,成都七中林吟校区已经静静地矗立了50多年。那里的学生总是热衷于讨论问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允许他们携带手机和平板电脑接收教材。当老师展示重要知识点时,学生们统一与之合影。
然而,在鹿泉一中,一些学生突然站起来,走到教室后面去上课。不用问,我也知道他们太困了。即使是站着的时候,有些人也会忍不住打哈欠,有些人则趴着睡。很多高一新生盯着屏幕却不知所措。屏幕的另一端,七中热情的老师提问,七中的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但在这一端,只有沉默。
禄劝一中校长刘坦言,禄劝中考录取线是385分,比昆明最差的学校低100分左右。能去昆明的都去昆明了。
县教育局局长王开福告诉我,在这个90%是山区、距离昆明只有几十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十几年前,“送昆明”就形成了攀比之风。
“没想到我这么坏。”我与来自鹿泉一中和一中的女孩王交谈了两个小时。这句话她重复了六遍。她中考得了镇上第一名,曾经是数学课代表。但是这次期中考试用的是成都七中的试卷,除了语文,她其他科目都不及格。
她说,现在的英语课,除了课前3分钟的英文歌,她什么都听不懂。
据说高一上学期,不仅鹿泉,直播班大部分同学都跟不上七中的进度。连续七节三节英语课把山区的学生搞糊涂了。33,354.一个是讲英文报纸,一个是外教授课,一个是听课,全是英文。2
鹿泉的老师跟我抱怨: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在外打工,只说“好好学习”。有的孩子有问题,班主任反复打电话,家长就是不来;也有家长直接在电话里说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据说2018年考上北大的学生,两岁就成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直到大学开学,班主任才第一次见到前来致谢的学生家长。起初,他想抱怨父母对孩子不够关心。后来看到,父亲的手指累得——根手指都伸不直了。夫妻俩在福建杀鱼,月入5000元。
差距确实存在。大多数o
当王鸿第一次将直播课引入一些学校时,他遇到了一名教师撕书抗议。有些老师觉得被看不起,所以他们消极应对。他们上课时间长了才进教室,甚至一周都请假让学生看直播。
远端的孩子通过屏幕感受到这些间隙。鹿泉很多学生至今没有出过县城,却通过听七中学生的课堂发言“游历”英美,用从未听说过的材料“观看”七中学生分析政治、历史、地理。青海一所学校正在直播上课。网校位于成都七中3号工作室。
一个屏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震撼。鹿泉一中的老师说,高一一班总是满嘴哭声。小考完有人哭,大考完更多人哭。虽然早就预测到了七中考试的难度,但是突然拉开同龄人之间的差距是很残酷的。
老师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除了“灌鸡汤”,他还安慰学生,只要熬过高一,——的成绩就会突飞猛进。
nbsp;
恐怕在高一,禄劝一中也没几个学生敢考虑北大。2006年,刘正德刚到禄劝一中当校长时,学校当年计划招6个班,结果只凑齐4个班。学校一年有20多个学生考上一本,很多家长把孩子送来,要求很简单——平安活着。
我与王艺涵谈理想,她觉得没什么用。如今班里要求学生写下理想大学贴在墙上,她就跟风填了浙大,虽然她完全不觉得自己能考上。
成都和禄劝的老师都说,只知道“好好学习”不够。没有明确的志向,为了学习而学习,很容易动力不足。但对于没成年的孩子,“立志”这码事,全依仗环境。
我知道,农村的孩子不是没有志向,只是更现实,和城里人挂在嘴边的“高大上”的玩意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