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北上广深的达尔文


    时间:2022-06-2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达尔文在北上广深

    在今天的大城市生活已经成为一种在进攻中穿行的艺术。作为一名北京的外省青年,在与同胞相处时,我常常发现,虽然我们有着相同的语言,相同的长相,甚至相同的童年,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差异远远超过了那些和谐的瞬间。酒桌上不吵架,就要时不时的忍受对方的侮辱,不分出身,不分家乡,不分性别。

    三年前,上海地铁出现了一个“鸡爪女”。一个下班的女人在上海地铁里随便嚼鸡爪吐骨头。被指责后,她大义凛然地骂了围观群众。衣着朴素,谈吐傲慢。但是在舆论的前几天,我发现上海人特别喜欢强调女性的外地人地位。

    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个人文明与否和她背后的地域文明无关。没想到,一个名为上海本地维权协会的组织立即号召受伤的本地人想办法抗议。

    一开始,我很紧张。早年听过很多外省年轻人得罪本地人的故事。结果鸡犬只能带着仇恨回家。没想到,他们的抗议方式竟然如此奇怪。过了几天,前台打来电话,说我的快递陆续收到了几箱。我接过一看,居然是一系列包装很好的泡椒凤爪。

    后来遇到上海人或者去上海,我总会给他们讲这个故事。故事的最后,我们始终一致认为,上海可以算是所有本地人排外行为中最可爱的了。经常有一些居心不良的朋友提醒我,你在北京程楠得罪了一群家伙。还是有胆量得罪一帮东北老铁。

    在北京的第一年,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奇怪的同学会和同学会。虽然这几年很多同乡会都成了骗子的年度聚会,“见老乡,背后开枪”的概率不低,但大家还是不顾一切的挤进同乡会寻求安慰。

    转念一想,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从广州到深圳并不容易。中国这么大,吃狗肉就足以分成两个民族,更何况大家都沉浸在不同的风波中,思维、价值观、饮食的差异,以及随便吵架,都足以撑起几条微博。

    这种情况有点类似美国早期的情况。新的种族群体正涌入新世界。他们不得不在同一个城市狼狈地生活在一起,并且尽力求同存异,一起淘金。如果你看美国早期的种族融合史,也是充满偏见和血泪的。

    当第一批中国人到达美国时,许多人以洗衣服为生。较早登陆美国的欧洲人,面对这样一群抢了他们“蛋糕”的“神秘”中国人,感到危险,于是干脆立下法律,让中国人的生意难以为继。比如19世纪,旧金山曾经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没有马车运送衣物是违法的,会被罚款。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用人力用杆子扛衣服。

    第一代中国移民遭遇了人类从未绕过的种族歧视山谷。把人分成群体的观念在我们的天性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潜在的逻辑谬误倾向:先从个体的错误中总结出群体的特征,然后再用群体的特征总结出一整群人。

    人类因为把族群划分为对与错而遭受了很多黑暗的损失,却始终乐此不疲,这种认知缺陷也成为了悲剧的源头。在人类早期,族群的存在是个体生存的保障。所以为族群激动是一种原始的冲动。制造种族对抗是斗争哲学的基因。但是在这一套想法的最后,出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般来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指将达尔文的物种间竞争生存假说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殖民时代,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理论真的

    今天,这一理论因其随后的种族主义和优生学的演变而受到鄙视。把人类种族之间的差异理解为适者生存,就是为胜者正名。从那以后,人类文明的进化逐渐抛弃了这样一种斗争哲学。尊重差异,拒绝给对方贴标签,才是更合理的现代沟通心态。

    中国人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被严复写进《天演论》,众所周知。严复等早期学者处于国际弱势,自然希望引入更强的哲学思想来激发国人的斗志。

    近日,遗传学家何建奎突然宣布,他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制造”出了一对带有艾滋病病毒抗体的婴儿。这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基因应该被编辑吗?优生学有道理吗?有趣的是,这刺激了中国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情绪。我有一个研究科幻的朋友,他坚持认为基因编辑技术是人类的大势所趋。原因是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种族的征服,都伴随着弱小种族的灭绝,所以该来的总会来。

    一旦进入种族层面去思考个体问题,就会陷入优生学的陷阱。但是在这次事件中,我惊讶地发现,优生优育其实是我身边很多朋友潜意识中的一个幽灵,是隐藏在我们地域歧视下的一座冰山。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总喜欢用族群的概念来评判朋友。因为你是北方人,我是南方人,我们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从根上来说,我们都是族群。

    论个体的信徒。而一旦上升到族群层面,个人就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你死我活。     这也是我不大喜欢科幻小说《三体》的原因。黑暗森林的世界观设定,是将殖民时代的社会达尔文理论放大到了宇宙。而我总觉得,人世艰难,不管是头顶的星空还是现实的律令,总该有一些文明与进步的光亮。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