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当人工智能成为人类杀手


    时间:2022-06-20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1942年,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袖手旁观,不得看着人处于危险之中;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指令,除非这个指令违反了第一条规则;第三,机器人在不违反上述两条的情况下,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当人工智能变成人类杀手

    这些原则对后来的科幻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现代人工智能(AI)的基石。几十年来,“失控的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噩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试图让日益强大的AI永远处于阿西莫夫定律的枷锁中。

    然而,美国HBO 2018年11月上映的纪录片《杀手机器人的真相》却揭示了冷酷的现实:AI似乎正在远离阿西莫夫的想法,走向《终结者》或《西部世界》。“这是今年最恐怖的纪录片。”英国《卫报》评论。杀手变成了现实。

    003010在机器人“Kodomolod”的旁白中开场。科莫罗德看起来是个漂亮的女孩,但“僵硬的动作”和“怪异的停顿”暴露了她的身份。美国《每日野兽》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说:“以机器人的口吻讲述机器人杀手的故事,再合适不过了。”

    科莫罗德首先回顾了2015年发生在德国法兰克福大众工厂的一场悲剧。一名21岁的工人走进了关押机器人的“安全笼”进行调试。机器人突然“发脾气”,用机械臂抓住工人,将其压在金属板上,致其死亡。事故发生后,大众含糊其辞,至今没有得出调查结论。检察官曾考虑过提起诉讼,但不知道该起诉谁。

    根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的统计,在过去的30年里,机器人已经造成了30多起谋杀案。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7年,57岁的技术员万达霍尔布鲁克(Wanda Holbrook)在密歇根州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被机器人杀死。事件的细节令人毛骨悚然。这个工厂里的机器人和人类在不同的领域工作。然而,一个机器人“越线”了。它来到霍尔布鲁克身边,举起一个沉重的附件砸向她的头部。死者的丈夫说,妻子经历了“巨大的恐慌、痛苦和煎熬”。

    如果说工业机器人“大规模杀伤”离普通人有点遥远,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引发的车祸足以给乐观的人敲响警钟。自动驾驶汽车被称为“第一代民用智能机器人”,但正如《杀手机器人的真相》所指出的那样,它们远非完美。2016年,一名美国男子的特斯拉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转弯时,没有注意到一辆拖车正在过路口,以每小时118公里的速度径直撞了进去。特斯拉的车顶被切断,车主当场死亡。

    机器人可以毁灭人类的血肉,抢走人类的饭碗。片中提到,机器人正在加速取代人,无论是制造业、农业还是服务业,它们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当你听到政客们承诺提高就业率时,他们要么是在妄想,要么是在撒谎”。

    人工智能的粉丝们描绘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画面:机器人做了所有的工作,人们只需高枕无忧,自得其乐;我的大脑会上传到云端实现“永生”。

    但现实是,自动化让越来越多的蓝领工人失去了生计,剩下的工人不得不更加努力才能保住工作。一边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机器人,一边是一有不满就罢工的工人。老板有什么理由对后者手下留情?

    “机器人很好,”Kodomolod谈到他的同类时说,“除了杀人和抢饭碗的时候。”AI该不该掌控生死?

    AI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把生杀大权放在它手里更是火上浇油。

    使用致命武器的决定权一直掌握在人类手中,但AI的发展总有一天会改变这种局面。机器人可以更早发现敌人,主动攻击并摧毁目标。据美国《杀手机器人的真相》报道,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试图赋予无人机和导弹自主权。

    这与阿西莫夫定律相悖,对人工智能武器的猛烈抨击风起云涌。2015年,斯蒂芬霍金和1000多名人工智能科学家联合发表公开信,警告“自动化武器将像AK-47步枪一样普及”,“在执行暗杀、征服外国种族、破坏其他国家稳定和减少外国人口等任务时发挥理想的工具”。2018年,谷歌公司多名资深AI专家发表声明,“拒绝开发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员伤亡的武器和技术”。

    有人呼吁完全禁止不需要人工监管的全自动致命武器。这一倡议遭到澳大利亚、以色列、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的抵制,未能成为国际准则。

    “我不认为自动化武器能遵守作战规则。他们分不清敌人和敌人,

    也无法做出正确反应。”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諾尔·夏奇告诉英国《每日邮报》记者,“比如,你不能说本·拉登的性命等于50个老太太加20个孩子。人类必须亲自判断,不能让机器代劳。我不反对机器人,但让杀人武器自己跑出去滥杀无辜,这太可怕了。”     《纽约时报》假想过这样一幕:飘雪的寒冷冬日,两国士兵正在进行例行边境巡逻,双方都配备了手持机枪的机器人,它们能识别出有威胁的人员和车辆。一名士兵不慎跌倒,触碰了步枪扳机。对面的机器人听到枪声,立刻判断这是攻击信号。一秒之内,双方机器人在算法的指挥下同时向人类开火。枪声停止后,几十名士兵的尸体散落在机器人周围。两个国家剑拔弩张。     对机器人士兵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据英国“listverse”网站消息,2007年,南非的一台防空武器在演习期间无缘无故地开火,杀死了9名士兵。经查,“肇事者”可以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发现和打击目标,甚至自行装弹。防务工程师理查德·杨表示,此事绝非偶然,他曾多次目睹武器“发狂”,只是当时没人丧命而已。“超级物种”实现自我进化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