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人类会爱上人工智能吗


    时间:2022-06-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在如今的科幻小说或者影视剧中,人类和人工智能发生爱情或者亲情关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例如,《AI》 《机械姬》 《真实人类》.故事中的机器人或优雅美丽,或风度翩翩,比一般人可爱很多。即使在现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痴迷于虚拟角色,比如游戏的主角,甚至像Siri这样的辅助程序。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人会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转移给机器?人不再爱别人,只爱机器怎么办?

    人类会爱上人工智能吗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很多人认为爱情是伟大而神圣的情感,不能被低级的机器玷污。这个有点窄。人类的爱不是礼物。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和进化。

    动物进化到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胚胎阶段就很难发育完全,从出生开始就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一定的照顾。因此,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母亲普遍对子女有着强烈的爱。例如,袋鼠从小就生活在妈妈的育儿袋里,熊也长期向妈妈学习生存和狩猎技巧。有时候你需要一个父亲。例如,许多鸟是由它们的父母孵化和喂养的。对于群居动物来说,因为必须作为一个群体生活,所以爱的表达更加普遍和丰富,影响也更深。狼(狗)可以为自己的领袖而战,猿会对悲伤的同伴表示同情,大象甚至会为死去的成员举行某种“葬礼”.没有这样的相互关心,群体生活很难维持。

    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社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是其他任何动物群体都无法比拟的,所以需要更多的爱和更多的类型。所以人的真爱是指向同伴的,是对他人安全幸福的关心,而不是对事物的贪欲。也有例外,比如很多人爱小动物。基本上,这种爱来自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猫、狗、大熊猫(当然我们自己也养不了)等“可爱的东西”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们类似于幼儿,养它们比养孩子容易得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宠物当作孩子或同伴,仍然把它们当作某种“人”来爱。

    说到机器,人类很难真正去爱它们。外观是一个主要障碍。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罗1930年在恒河猴身上做了一个实验。罗和他的助手设计了两个假母猴:一个是用铁丝做的带奶嘴的,另一个是假猴。他们发现小猴子很喜欢后者,疏远了前者。即使前者有奶吃,小猴子吃完奶也会回到后者怀里。所以厚重冰冷的金属机器人,比如《西部世界》中的C-3PO和R2-D2,因为故事的安排显得可爱,但这种机器人恐怕不会从人类那里得到太多的情感寄托。

    但是,也有高度仿真的机器人。这种由生化材料制成的人形机器人今天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特征和举止难以区分的机器人,甚至能够流利地回答问题。如果出了这样的“人”,虽然我们的理智可以分辨,但完全有可能对我们的感性产生情感羁绊。也许我们会在某种程度上“爱”这样的生物,就像我们爱宠物一样。

    但是,这种爱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我们对人的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如果你爱你的父母,爱你的伴侣,爱你的孩子,即使你知道有其他更好的,你也不会选择取代他们。但是如果有更高级升级的机器人出来,你会想换掉原来的吗?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的换掉。你可能会说,你爱这个机器人的外观和个性,不要更好的了,但即便如此,还有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备用。当它损坏甚至报废时,你不会像亲人朋友受伤或死亡时那样感到痛苦。——花钱买个新的就行了。

    另一方面,机器人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制造的,它们的存在是为了服务和取悦人类。人类爱上对自己好的人,是因为明白别人是不同于自己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这种“善良”是珍贵的,我们也想回报别人。爱的进化心理学起源的研究也表明,爱的最终实现不在于一个人的心理体验,而在于一个人的行动:牺牲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利益去帮助和拯救他人。

    但对于机器人忠实地为自己服务,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没有感受到它们的个性和独立,就很难有真爱。机器人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我们不需要牺牲自己,帮助和拯救它们。在这种爱情里,注定无法完全实现自我。这样,最糟糕的情况可能会发生:我们不会真的爱上机器人,但是被机器“惯坏”之后,我们就很难去爱那些对我们不那么好的人了。

    当然,如果出现了真正有自我意识、有独立思想的机器人,就像科幻小说或者影视剧里那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有人类灵魂的,所以我们真的可以去爱它们。但那时,他们是否爱我们是一个新的问题。

    爱情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高级情感,

    有了它人类才能发展到今天,但今天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科技提出的问题,我们没有确定的答案,唯愿对于人类的爱给我们以找到答案的勇气。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