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蜘蛛的人
时间:2022-06-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Putnik-1。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小镇柯伍德,人们屏住呼吸,在夜空中寻找这颗卫星。受此启发,当地一位名叫荷马的高中生决定和一些同学一起制造一枚火箭。起初,“土制火箭”要么原地爆炸,要么四处乱跑,撞坏邻居的围栏,甚至差点撞到别人的车和附近的煤矿。为了积累资金,他们去废弃的铁路线刮铁轨卖钱。邻镇的警察怀疑是火箭引发了森林大火,于是当着同学、老师和校长的面逮捕了霍默和他的朋友。荷马的父亲为他儿子的行为感到羞耻。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煤矿工人,靠着自己的勤奋成为了煤矿的掌门人。在他看来,老老实实地下采煤才是正道。玩火箭太疯狂了。这是美国电影《十月的天空》里的情节。
鲁迅说:“既然螃蟹这样的人爱吃,那一定有蜘蛛吃过,只是后来知道不好吃就不吃了。不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勇士。”大多数人都乐于接受“事后诸葛亮”。人在吃了蜘蛛和螃蟹之后,一定要赞美吃螃蟹的人,嘲笑吃蜘蛛的人。没有人想成为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但是,必须承认,在吃蜘蛛和螃蟹之前,它们同样可怕和恶心。荷马在父亲眼里是“吃蜘蛛的人”。
实际上,荷马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火箭发射成功,飞到了9600多米的高空。参加美国中学生科学大会,获得最高奖,接受著名航空航天科学家韦恩赫冯布劳恩颁奖。荷马后来成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名工程师。他的自传体小说《火箭男孩》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电影。事后看来,荷马成了“吃螃蟹的人”。
真正的创新者,就像荷马一样,被周围的人视为废物、失败者、异类、傻瓜或疯子……被误解、被嘲笑、被丑化、被排斥,甚至被诽谤、被栽赃。很多人误以为创新是一种投资或者“买”3354,只要你花钱,你就会得到产出。其实不是,创新不仅仅是科技活动,还需要文化和社会氛围的支撑。如果没有内心的“叛逆精神”,总是循规蹈矩甚至自我审查,没有人会吃蜘蛛和螃蟹。即使有人吃了螃蟹觉得好吃,也会被视为“异端”而被杀。本质上,创新需要“弑父”,而赶时髦的文化擅长“杀儿”。
103010有一句话:“有时候一个梦就足以照亮整片天空。”诚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照亮天空,但能照亮天空的一定是梦想。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