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机器 最后的人
时间:2022-06-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一个
有一个古老的英国传说:一个发明家在制造了许多精致的机器后,突发奇想创造了一个机器“人”。这台机器和真人一模一样。“他”甚至有人类的情感。当“他”说地道的英语时,人们可以听到它内部齿轮转动的声音。“他”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灵魂。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追逐着发明家的灵魂。无论发明家走到哪里,“他”都会跟着说:“给我一个灵魂!”
互联网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因为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不断刷新机器的智能水平,使得人工智能一步步接近人类的智能水平。
技术从来都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但令人惊讶的是,智慧最终也会成为一种技术。与之前的工业革命相比,现在的智能革命大大加快了科技进步的速度,一切都远远超出了历史的经验和人们的想象。
人脸识别技术刚出现没几年,现在已经无处不在。一个人一生只能认识有限的几个人,但机器可以在大街上“喊出”每个人的名字。智能手机使用“面部扫描”解锁屏幕。在美国,教堂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跟踪信徒的出勤情况;在英国,零售商用它来鉴别顾客和扒手;在中国,人脸识别不仅用于银行取款和车站检票,也是“天网”工程的核心手段。
我们花了一百万年才进入青铜时代。然而,进入计算机时代后,我们不到五十年就进入了太空时代。随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的集体学习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未来每一项新发明所包含的计算结果,几乎等于以往科技成果的总和。诚然,人工智能为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它无疑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进程。有人甚至将这种变化与人类的出现相提并论。
近代史也是人与机器(技术)关系的历史。和机器技术都在几何级数上突飞猛进,而人只能在算术级数上缓慢进步。人类受限于漫长的生物进化,机器进化的速度远远大于人类。人的优势不在于学习,而在于创造。人的智慧不能复制给另一个人,但机器可以。通过复制,任何机器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爱因斯坦的思维能力,而这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学不会的。现代人并不比古人聪明,只是机器在不断被摩尔定律更新。如今,“大脑芯片”正在逼近人脑。随着纳米技术和仿生技术的加速发展,现代人在等待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那一刻。如果说到那个时候,人类的身体、心智、文明等。将会被彻底且不可逆转地改变。
《人类简史》的作者Yuval harari对智能革命的前景充满忧虑,这其实是《未来简史》的一个主题。在传统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资产,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统治着很少或没有土地的平民。自从革命以来,机器已经取代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机器被少数资本家垄断,而这些资本家大多是中产阶级或无产阶级。今天的智能革命使得数据取代机器成为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所谓的“大数据”像机器一样被少数人垄断,那么整个人类社会可能就不会划分阶级,而是分化出不同的物种。赫拉利说,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赋予人们足够的计算能力,算法将控制一切。如果真是那样,人类可能会迎来“数字独裁”。
人工智能和其他机器的区别在于人脑的突破。即使人类发明了可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但它们仍然在人脑的控制之下,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人脑可能会失去最终的控制权。当人工智能有了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可以自己编程的时候,它的智商是人脑无法企及的。人工智能和人脑的区别在于,它只有“脑”,没有“心”。当工具理性成为现代人类的最高美德,人工智能无疑将拥有超越人类的核心优势。如果历史真的这样发展,我们不得不思考最后一个问题:——人类将何去何从?
人工智能让机器更聪明,更像人,换句话说,人类在机械化,机器在人性化。只要人工智能在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工作都交给少数人发明和掌握的智能机器,绝大多数人会怎么做?
在未来社会,如果人工智能先进、没有意识的“算法”取代了大多数人的工作,那么将会出现一个由算法组成的全球精英,他们也将控制整个世界。
“虽然人工智能的短期影响取决于控制它的人,但长期影响取决于能否控制它。”人类文明中总有挥之不去的末世情结,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也造成了这种担忧。霍金教授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喜忧参半:“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
最大的事件,不幸的是,这也有可能是最后一个事件。”
曾有科学家设想过可怕的“铁钉灭世”:人类命令人工智能尽可能多地生产铁钉,于是人工智能开采铁矿、煤矿,冶炼钢铁,制造了很多铁钉。当人类认为铁钉已经足够,并命令人工智能停止制造时,人工智能却认为人类妨碍它们的工作,本着“尽可能”的原则杀死了指挥它的人类。最后,当地球上的铁矿、煤矿都被开采完之后,因为人体也含有铁,人工智能便杀死了所有人类。二
现在的机器人日趋专业化,几乎可以从事各式各样的工作和任务:进行外科手术、挤奶、搬运货物、军事侦察和打击。在这场“机器人革命”中,机器与人已经展开贴身肉搏。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早就大量使用无人机,由人工智能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也已经上路。
在国家层面,机器人革命正在颠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将使许多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享受不到人口红利,反而可能面临一场人口噩梦。联合国预计,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将被机器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