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
时间:2022-06-19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在餐厅点酒时,如果你不是很擅长,不太相信服务员的推荐,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你的家人吃了很久之后,选择了既不是最便宜也不是最贵的中等价位的酒;第二种是请客付钱,想了想,最后叫了一瓶更贵但性价比更低的酒。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的选择都不纯粹是“我们的”,因为背后似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前者是怕服务员的眼光。我们怕他看不起自己,所以不想选便宜的酒。选择太贵的酒怕伤了我们的腰包,所以把目标定在中等价位是理性的选择。后者怕客人的眼光。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太小气;另一方面,他们又怕别人知道笑自己没品味。在“贵一点就好了”的推理下,他们干脆咬咬牙,硬着头皮买了一个高价的产品。
选择太多,所以我很焦虑。斯洛文尼亚哲学家Salose在《选择的暴政》讲述了她的故事。是纽约的一家高端食品店。她进去为聚会挑选奶酪。一进门就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各种奶酪。因为她不是专家(实际上有多少人是),她只是看起来像个学生,仔细研究每种奶酪的说明书,知道它的名字、产地和味道。这么多选择,简直就是做不完的作业。她看得眼花缭乱,甚至忘记了之前尝试过的好味道。要不要问问柜台后面那个看起来很专业的家伙?我怕他会故意卖一些贵的根本卖不出去的东西。最后,像许多遇到过同样情况的人一样,她随意挑了几个模特,夺门而出。
事后她发现,当时的焦虑原本包括几个层面:一是担心派对上的客人会怎么看待自己选的奶酪;二是她不满业务员一副专家、内行的样子;第三,她讨厌自己是一个知识贫乏的消费者。
如果我们能在这个世界上选择葡萄酒和奶酪就好了,可惜这个世界不是天堂。事情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因为这是一个充满选择的时代。你应该仔细选择酒,奶酪,手机,家具,衣服,住所,工作和伴侣。甚至可以选择自己的身材,比如肚子小一点,胸大一点,鼻梁高一点,下巴尖一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孩子,——,只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的操作。从启蒙时代开始,支撑现代世界观的自由主义就告诉我们,人生的蓝图在我手里,有没有意义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定。在商业社会的成熟阶段,生活变得更加自由,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选择,而选择总是和消费有关。
人生是一次购物之旅,世界是一个超市。我们不仅消费商品,也消费爱情,因为我们用来计算理想对象的思维方式和判断一把牙刷好坏的方式非常相似。一些婚姻咨询专家还引入了“情感存款”的概念,敦促夫妇们更多地“投资”,并在付出努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储蓄“情感资本”。只有在支出没有投入,情感严重赤字的情况下,一对情侣自然要分手。
这么自由,这么多选择,有什么好担心的?是的,因为所有这些选择都说是在“表达”我们的品味,甚至是“自我”。就像选酒的例子和选奶酪的故事,只是一瓶酒和几块奶酪,是对自己是谁的沉重宣言。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