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精神分裂症”
时间:2022-06-1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第一,你打电话给一个经济学家,告诉自己你是记者,你想就“各国应该实行自由贸易还是采取保护政策”这个问题采访他。《经济学人》会立刻条件反射地告诉你:“当然,实行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是愚蠢的。”如果他心情好,他甚至可能给你上一课,教你什么是比较优势。
接下来请你换好衣服,穿上牛仔裤,一件t恤,一个背包,装成研究生,去教授教国际贸易理论的班级,问他:“自由贸易好吗?”教授这次的回答就不那么痛快了。他会有点警惕的看着你,犹豫的说:“那要看谁了。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一部分人的福利会提高,但一部分人的福利会不如以前。”
他可能会有些愧疚:“当然,总体来说,自由贸易带来的福利提升会大于福利损失。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向赢家征税以补偿受害方,那么自由贸易最终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再问他“自由贸易能让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吗?”他会更加警惕:“在大多数模型中,自由贸易能够带来福利的提高。但是,如果要讨论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就要把贸易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联系起来。关键是贸易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在某些情况下,贸易可以促进创新和增长。当然,如果考虑大国而不是小国开放经济,这里的机制会更复杂。”他的嘴唇有点干。他想了一下,补充道,“如果我们看看各个国家的数据,大部分早期的经济计量模型发现,贸易往往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事实上,经济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
许多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都有这种“精神分裂症”。比如很多人都知道克鲁格曼,他的经济学专栏写得又快又好。从他的专栏来看,他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但他在国际贸易领域最突出的学术贡献是什么?他提出了战略性贸易理论,即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参与国际竞争可能有助于国内企业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客公司都在计划开发大型客机,但整个国际市场的需求只能为一个企业提供足够的订单,如果美国政府先花钱帮助波音公司开发,波音公司就有更大的机会赢得国际市场,美国政府的投资最终可以安全收回,波音公司仍然可以赚很多钱。还有一个国际贸易领域的大师叫巴格瓦蒂,是克鲁格曼的老师。巴格瓦蒂也是自由贸易的旗手,但他在贸易理论上的一大贡献是“贫困化增长”,即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出口越多,其贸易条件(即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就会越差,最终该国的国民福利会降低。
你现在迷茫了吗?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公开场合说的和在课堂上说的不一样?大多数经济学家只谈自由贸易的总收益,而不关心自由贸易的相对收益。自由贸易既有赢家也有输家。虽然理论上,通过从赢家身上转移一部分钱给输家,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现实中,这种补偿机制很难实现。你想向富人征税吗?他很快就会跑路,把工厂搬到海外。
经济学家想当然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完全错误的。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所有的商品都应该是一种价格,所有的生产要素也都应该是一种价格,这样才是市场经济。你想象不到,在一个市场,这家店的iPhone7卖5000元,而另一家卖6000元。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同工同酬从未实现。瑞典司机的工资是印度司机的50倍左右。这是否意味着瑞典司机的驾驶水平比印度司机高50倍?相反,很可能印度司机的驾驶技术比瑞典司机好得多。印度司机每天都要在拥挤嘈杂的道路上钻来钻去,还要躲避牛群。瑞典司机从来没见过这么复杂的路况!
但是为什么瑞典司机的工资比印度司机高呢?很简单,印度司机因为移民限制不能去瑞典。
所以,资本可以周游世界,劳动者却只能被困在一个角落里。这样的全球化其实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完整的。全球化必然会带来赢家和输家。输的人照顾不够,会要求停车,中途下车。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