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视角
时间:2022-06-1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莱斯泰森在《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中说,天体物理学给了我们一个宇宙学的视角。
宇宙观是什么意思?最根本的一点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如果一个星球想要有生命,它必须有液态水。这意味着这个星球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这就要求行星的轨道不能离恒星太近或太远。在宇宙中,绝对零度为-273.15,最高温度为4万亿。水只有在0 ~ 100时才是水。我们的地球正好落在这个区间。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恰到好处。如果引力太大,不允许大型动物出现;如果引力太小,一切都太轻,就不行了。但是,全宇宙有几个是这样偶然的机缘?天文学家估计,仅在银河系中就至少有400亿颗类地行星。这相当于给每个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人送去一颗类地行星,绰绰有余。
在太阳系中,地球确实很特殊,人类这种高级生物的出现难能可贵。但放眼宇宙,甚至仅仅是银河系,我们似乎一点也不特别。这个宇宙不可能只为我们而存在。
所以现在我们有一个矛盾:考虑到生命的小概率,甚至组成生命的每一个粒子,我们都应该觉得特别幸运;但是考虑到宇宙的大小,我们觉得自己很渺小。
那么从宇宙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应该如何管理自己呢?
一部关于宇宙穹顶的电影曾在纽约的一家博物馆上映。观众沉浸其中,从地球出发,飞出太阳系,再以想象的视角飞出银河系。镜头越拉越远,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
一位常青藤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看到这部电影时深感震惊,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他写信给泰森,说他想利用这部电影进行现场观看调查,研究“渺小的感觉”。
泰森说,“我专攻天体物理学。我整天面对宇宙,却不觉得自己‘渺小’。我的感觉与宇宙相连,我感到自由。”
从宇宙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员。
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四种元素,——氢、氧、碳、氮,遍布宇宙。这些元素不是本地生产的。它们来自早期宇宙,起源于一颗大质量恒星。是恒星的爆炸让它们在宇宙中扩散。宇宙非常非常大,但无论多大,我们每个人都与它相连。
如果我们永远无法探访宇宙的大部分,那么遥远星系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泰森说,就像你观察孩子一样,孩子总是把身边的小事当成大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们阅历太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这些大得多的事情。
我们作为成年人,是否也有同样幼稚的想法?我们是否也不自觉地认为世界应该围绕着自己转?如果别人和你有不同的信仰,你必须攻击他们。其他人跟你政见不同,你就想控制他们。如果你有一点宇宙观,你可能会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是一件坏事,而是值得珍惜的。
探索宇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物质利益,也可能是纯粹的乐趣。但是探索宇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土地,慢慢的,你会认为世界应该围着你转,你会变得无知自大。愿意向外探索是一种谦逊的美德。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