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经济:你不知道一个人活得有多幸福
时间:2022-06-18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从不离开孤独,独立存在。无论我们出生、成长、恋爱、成功还是失败,直到最后,孤独都像影子一样存在于生活的某个角落。”
一个孤独的小个子望着地球,就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微信屏幕。现在这一幕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写照。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热闹,一个人生活,习惯一个人吃饭睡觉看书旅游,把孤独变成狂欢。
聪明的商人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嗅到商机,把寂寞变成生意。单身型:一个人过一个家庭。
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不结婚,连恋爱都不谈。《中国统计年鉴2017》显示,中国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亿,也就是说,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单身狗”。在中国,独居的“空巢青年”已经超过58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500万人背后的蛋糕诱人,崇尚小而美的单身公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0 ~ 40平米小户型的人气正在上升。简易厨房、组合卫生间、客房功能区同处一室,将具有社交属性的健身场所、食堂、书吧、客厅从私房转移到共享社区。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器也在缩小,以适应居住空间的缩小。迷你书架、冰箱、书桌、衣柜等。正在各大电商平台热销。
“舍本逐末”的简单生活备受推崇,生活质量不会因为选择少而打折扣。不信就看看扎克伯格的衣柜。当在大城市买房已经从愿望变成了奢望,年轻人已经学会了减去自己的生活需求。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住所,足以成为灵魂的安慰剂。
独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是一种背离传统家庭观念的新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影响着个人精神需求的变化。
美国电影《她》中的人工智能(AI)操作系统萨曼莎可以给孤独的主人公西奥多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双方在虚拟环境中的交流产生了真实的感情3354。这个场景正在从电影情节变成现实。
2018年,日本一份“与AI恋爱”的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日本男性中,有60%的人愿意与AI恋爱。他们认为,爱上虚拟角色消耗的精力远比爱上别人少,但获得的精神满足感和治愈感并没有减少。
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不再满足于单向接收指令,而是定位为“孤独解药”,努力实现与用户的双向互动。Siri等手机语音助手成为标配后,智能音箱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机交互产品。智能音箱不仅可以根据人类的密码报时、播报天气、播放音乐和控制其他连接的智能家电,还可以提供聊天、对话等个性化服务。
单一消费生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体现了年轻人高度的自我认同和对个人的尊重,独居让他们保持了自由和独立。懒人:比起孤独,他们更怕麻烦。
我喜欢“一个人走”,有时候只是因为省事。比如一个人吃饭的好处就是你给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你不用为了今晚吃什么,买A还是B,口味要淡还是咸,而向第二个人甚至第三个人让步或者争论。
吃饭的时候可以省去找话题聊天的步骤,只聊自己和食物,专心品尝食物的味道。花的时间变短了,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情。
各种“一人食”餐厅应运而生。日本的Gusto烤肉店,每个座位都是半封闭的单个盒子,配有电源、餐具盒和调味瓶。想待多久就待多久,把安全感留给一个人吃饭的人。荷兰的Eenmaal餐厅没有隔断,每个用餐者都享受一张小方桌。椅子的不同朝向可以帮助他们避免彼此的直接眼神接触,他们可以毫无压力地享受专属美食。
技术变革和城市化的发展将催生大量生活支持服务和产品。借助互联网和技术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大大降低。即使没有家人和朋友的干预和帮助,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舒服。如果家里很脏,不想打扫,就在app上预约保洁阿姨;买东西,网上下单,过几天,快递小哥会带着惊喜在楼下等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不必要的陪伴。打车软件和地图导航可以把每一个路痴带到目的地.人会制造麻烦,大多数情况下技术会解决。既然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这么方便,“找人同住”自然可以从必修课变成选修课。
技术进步满足了个人生活的需求,反过来,不断增长的需求也会影响技术变革的迭代。多元化、智能化的懒人产品不断被开发并投入生产,满足了独居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
数字行业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电子设备年增长超过30%,其中智能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长50%。
,自动擦窗机增长150%。自动洗袜机、懒人炒菜机、洗碗机等“神器”不断涌现,成为“一人生活”主人公的第二双手。
投资人王煜全认为,家越来越小,但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单身化的特点是什么?就是有钱有闲,可以活得更像一个孩子。巨大的商机就源于此。”“社恐”型:对人过敏,让我一个人静静
作为一个“社恐”患者,选择“一人式”的生活,还需要理由吗?
各种小型娱乐方式的流行,对“社恐”人群来说,无须社交,自己跟自己玩,这样很快乐。反感跟团和哄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一个人出游。汽车厂商们专门推出长度小于4000mm的小型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满足了喜欢独处的年轻人轻便出行的需求。一个人唱KTV可以从“十大孤独列表”中撤下来了,如今遍布一、二线城市的迷你KTV房,设备一应俱全,想唱就唱,没有被人切歌、抢话筒的烦恼,也没有被问“几个人”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