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一个老师 一个朋友 一个对手


    时间:2022-06-1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故事从1904年开始,这一年对毕加索和达利来说意义重大。这一年,23岁的毕加索恋爱了,逐渐从好友去世带来的抑郁中走出来。画笔上温暖细腻的玫瑰渐渐取代了沉重空洞的沉郁蓝色,画布上呈现出一种只属于青春和爱情的氛围。这一时期被称为粉红玫瑰时期或玫瑰时期(1904-1906)。

    亦师亦友亦对手

    同年,达利出生在西班牙北部小城菲格拉斯。达利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6岁时,他在家里的白墙白布上涂上各种颜料,享受着艺术创作的快乐。达利的父亲是著名的律师和公证员,家境殷实。我父亲在海边为大理建立了他的第一个艺术工作室。达利热爱这片海滨风光,在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他的故乡,菲格拉斯城周围的大平原,还有橄榄树林和尖秃岩石的加泰罗尼亚海岸。他最被国人熟知的作品是《记忆的永恒》,出现在初中美术课本上。远处的大海和突兀的海岸岩石是达利对家乡的描述。

    当达利还在努力学习绘画的时候,比达利大22岁的毕加索已经来到了欧洲另一个地方的法国,成为了达利的偶像。

    1921年,达利加快了追随毕加索的步伐。他于3354年进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这是毕加索的母校。1926年,22岁的达利在艺术表现上越来越抽象,他疯狂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无法与学术教学达成共识。常规的艺术教育已经不适合大理了。他经常艺术考试不及格,再加上极度的自信,导致他狂妄自大,目无师长,最后被学校开除。

    被解雇对达利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因为没有人会告诉他绘画是对是错,他的艺术是自由的。他高高兴兴的去了巴黎,不仅仅是因为巴黎有卢浮宫,一座对不同艺术风格极度包容的艺术殿堂,更是因为这里有他的偶像,比自己年长一代的艺术名人毕加索。达利心里觉得,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毕加索也不会理解我的艺术。于是,达利把他的作品一路带到了毕加索那里。

    达利进门时向46岁的毕加索致敬。“先生,我去卢浮宫之前来拜访过您。”在达利眼里,毕加索比卢浮宫更重要。毕加索回答说:“你做得对。”达利拿出一幅准备好的作品给毕加索看。然后毕加索带达利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会后,达利被问及对毕加索的印象,达利说出了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1929年,达利从马德里搬到毕加索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巴黎,并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法国的画廊和沙龙。这是他第一次展示“达利超现实主义”。达利说,“我从毕加索那里找到了达利超现实主义的真实表达。”达利对“超现实主义”魔法的探索,反过来又推动毕加索将“立体主义”的严谨转向多元化的创作。他们互相刺激着对方的艺术成长,最后毕加索开始慢慢佩服达利。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是朋友,他们的偶像,导师,甚至是对手。当年11月,达利第一次被拿来和已经成为传奇的毕加索相提并论。

    毕加索和达利曾经画过对方面部特征变形的肖像。1923年毕加索创作《扮演小丑的萨尔瓦多》,画中人物是达利;后来,达利创作了著名的肖像《毕加索在21世纪的肖像》。图为毕加索的半身像。他的大脑光秃秃的,液态金属流过毕加索的脑袋,胸腔里的肉已经开始融化。这是典型的达利超现实主义手法。和达利的大部分超现实主义绘画类似,你很难确认他的绘画是赞美还是贬低毕加索的感情。

    这种竞争在1958年左右达到顶峰。1957年,毕加索画了一系列作品,戏仿并向17世纪最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致敬;一年后,达利也开始了一系列对委拉斯开兹的模仿。他们对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描绘让艺术评论家半开玩笑地说:“有时候他们对彼此致敬的一致性让我觉得他们住在隔壁!”毕加索还预付了达利的交通费,以便达利可以参加他在美国的首次展览。据说毕加索用自己的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1963年,毕加索博物馆在巴塞罗那开幕,达利捐赠了他收藏的毕加索创作的立体派拼贴画。最终,无论他们在时代的巅峰如何竞争,达利仍然保持着对毕加索的一些热爱和对毕加索艺术的一些崇敬,没有任何比较。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