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在日本
时间:2022-06-1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近日,东京举办了“国际礼品展”,展会的主要展区是“IP授权礼品”。作为一个IP大国,日本自身生产的IP足以支撑这个展区。当然也有来自海外的IP,比如已经诞生90年的大力水手。国内同行的业内大佬感慨道:“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火的IP?”
的确,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的日本IP数不胜数。据我所知,很多中国公司也在大力投资,希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IP。如果中国的任何一个IP不仅能在海外有影响力,还能在日本这个IP大国的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无疑是其价值的有力证明。有这样的案例吗?
脑子里突然一闪:日本确实有一个超级成功的中国IP!从影响来说,持续了几十年,在日本广为人知,深受喜爱。就商业价值而言,所有IP衍生的游戏和影视作品都在热销,游戏产品已经到了第14代,在中国市场也很受欢迎。
IP中主角的名字和典故甚至影响了日本的语言和文化,贡献了大量的日语成语。说到这里,你猜到是什么了吗?没错,这个炙手可热的日本中文IP就是《三国》!
为什么说《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因为日本人民更喜欢《三国志》。而且日本人知道的三国故事也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最有影响力的是一套60卷的漫画《3354》,这是日本漫画家横山光辉从1971年开始连载了15年的一部名为《三国志》的漫画。
当然,漫画在中国是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为原型的,但在日语中“三国”是最常用的。另外,日本荣耀公司在1985年推出了第一代《三国志》游戏,至今已经做到了第14代。在手游大行其道的时代,电脑游戏能陆续推出并持续受到粉丝追捧,绝对是得益于《三国志》这个IP的巨大魅力。
日本人对三国有多熟悉?我跟日本人说我老家在四川,一大半日本人自然会接起来:“啊,你是蜀国的。”巧合的是,我的姓氏和梅清料酒论的两个英雄之一一模一样,所以每次提到我的名字,只要提到这个三国的人,日本人都会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有时候还会问我是不是他的后人。我公司有个日本女同事。她聊天的表情包是诸葛亮,因为这是她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她还和我聊了她对三国人物典故的看法。
日本人有多喜欢三国?网上说,日本电视台90年代引进央视拍摄的《三国演义》,一集要一万美元。这个数据无法考证,但吴宇森的电影《赤壁》《票房收入最高的市场》是在日本做的实证研究。
103010,第一部和第二部在日本分别产生了50亿日元和55亿日元的票房,总计超过6亿元,而它们在中国的票房只有5亿多元。重点是,《赤壁》的上下票房都是冠军,日本第三。这可以说是日本粉丝对三国真金白银的“告白”。
说起吴宇森导演,我在日本网站上看到一个民意调查:你最想让谁拍三国题材的电影?吴宇森以高票当选,甚至击败了日本的北野武和好莱坞的斯皮尔伯格。这个网站很有趣。每周都会公布一个投票问题,由三国粉丝自由投票。我发现日本的三国志迷和中国的三国志迷,理解和喜欢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些差异也可以代表日本和中国的文化差异。
“三国最喜欢的人物”,这是第一个关注的投票。当然,细分的投票角度会导致第一名和第二名结果的差异,但有一个人牢牢占据了最受欢迎票数的前三名,这个人其实就是刘皇叔。
中国人心中软弱无能又诡计多端的刘备,在日本还是挺受三国迷欢迎的。即使加上中国人最鄙视的“阿斗”,他在日本也是相当受欢迎的,所以能排到最受欢迎的前20名。这就是“阿斗”!然而,一些日本朋友告诉我,他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是刘禅,因为他“爱好和平”,我无话可说。
细分下来,“最受欢迎的三国武将”集中在赵云、吕布、关羽身上。反正每次投票前三名,这三个人轮流坐庄。赵云最喜欢的场景是他长坂坡救阿逗,关羽最让日本粉丝兴奋的是一个人骑行千里。吕布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三家奴”这样的“污点”,但日本粉丝却一点都不介意,甚至很多人把他列为“最被误解的人”,因为“他不是一个背叛的人”。
最有意思的是,有个民调直接问“除了魏、蜀、吴,第二厉害的人是谁”,后面的括号里写着“第一个是吕布”。对了,“赤兔马在,吕布路在人。”
quo;的说法在日本也是尽人皆知。
至于“最受欢迎的三国人物”,是无可争议的诸葛亮。票选“最受欢迎的武器”,排名第一的是诸葛亮的扇子——请问日本朋友对“武器”这个词是不是有什么误解?而排第二名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票数也只是诸葛亮扇子的三分之一吧。
三国里“最重要的计谋”是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嗯,这个还算切题,但是将赤壁之战的功劳压倒性地归功于诸葛亮,周瑜在坟里得知,会不会再死一次?“蜀国的颜值担当”,还是诸葛亮。
我也真是“问号脸”:你们把英武帅气的赵云和关二爷置于何地?受此偏好的影响,“亮”一直是日本人最喜欢给男孩子取名用的汉字。为了避免重名,日语里发音和“亮”一样的汉字也沾了光。直到2018年,日本新生儿名字的排名里,“亮”和其同音字还是最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