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译者的气质


    时间:2022-06-1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最近看了一篇翻译短文《译边草》,短小活泼,像片场花絮。真的很有意思。作者周克熙,数学系毕业,从事数学教师工作20余年。到了中年,他突然对翻译产生了兴趣,于是毅然转行,成为了一名翻译。能认清自己激情的方向,有勇气重新设定前半生,从头再来,令人钦佩。他举了一些文学界所有人的例子,让我看到了译者背后的一面。

    翻译家的气质

    汪曾祺的女儿曾形容父亲在全神贯注构思时“坐在沙发上,眉直如鸡下蛋”。周克熙说,这是渗透。就像翻译和写作一样,都需要浸润,都需要直视对方。

    曹颖先生自己翻译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甘于孤独。”如果说羞涩和温柔是作家应该具备的品质,那么善良和耐心就是译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林一金翻译了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翻译改了又改。小说中有一段话是他在1940年翻译的:“你只是旧金山的一个洋鬼子。”后来的版本修改为:“你只是旧金山的一个外来的乡下人。”1995年的翻译变成了:“你只不过是一个来自旧金山的意大利人。”互相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你变得越好。周克熙谈到自己的翻译,改了七八次,不仅是自己改的,还有朋友和读者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被研磨的。

    周克熙和郝云一起翻译《四十五卫士》的时候,周克熙翻译的每一页都被郝云仔细看了一遍,用铅笔修改或者注明批注。郝云告诉周克熙,要仔细考虑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有想清楚了,译文才能准确生动,贴近原文的色彩和趣味。为此,他建议周克熙每天读一些中国作家的作品。周克熙感慨道:“我真的很想有这一次。”可想而知,翻译的时间分秒必争。你必须坐着不动,屏住呼吸。

    傅雷1945年写信给宋琦,说巴尔扎克的《赛查皮罗托盛衰记》确实是一本好书,但他几年都不敢碰,因为里面涉及到19世纪法国的破产法和破产程序,不得不下大力气才开始。后来傅雷翻译了这本书,肯定费了不少功夫。一个翻译,最好是圣贤,懂一点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尤其是专业书籍的翻译,对译者是个考验。周克熙说:“知其然,万事皆难。”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种站在黑暗的隧道里,看不到尽头的微光,只能坚持慢慢前行的感觉。

    里尔克在给一位年轻诗人的信中写道,“你应该热爱你的孤独。”周克熙觉得这话也是对翻译说的。翻译是孤独而清苦的,但是做了就有成就感。一个人一生应该做好一件事。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