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对抗伟大帝国的骑士


    时间:2022-06-17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马耳他被称为“地中海的心脏”。很多中国人可能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岛国。它的面积只有300多平方公里,但它微小的地方却承载着非常沉重的人类历史。每当我读到马耳他的历史,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魔幻文学作品中那些传说中的岛屿,比如《冰与火之歌》中的龙石岛和熊岛,总觉得那里住着喷火的龙和无畏的勇士。

    马耳他

    没错,马耳他曾经是骑士岛,只不过没有龙。骑士们在那里对抗庞大的帝国,上演悲壮的传奇。

    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震惊了整个欧洲,造成了大范围的恐慌和损失。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地中海三骑士之一的圣约翰骑士团(又称医院骑士团和马耳他骑士团)是仅存的天主教军事力量。

    苏丹苏莱曼无法忍受在地中海中心的一根刺。1565年,他派4万军队包围马耳他。虽然骑士团的大团长瓦莱特只有700名骑士和8000多名士兵,但他发誓要与马耳他生死与共。

    冷兵器时代,攻城通常以攻城为主,而不是贸然进攻。当时正值冷热武器过渡时期,奥斯曼军队装备了威力巨大的大炮。每次进攻都是从大炮轰击城墙开始,士兵们在打出一个缺口后蜂拥而上。每当他们冲向缺口时,都会与前来抵抗的骑士展开血腥肉搏。奥斯曼军队的每一步都是用血肉铺成的。在被切断所有外援后,岛上的圣埃尔莫堡遭到攻击,血腥防守了一个月。奥斯曼军队以6赔1的代价拿下要塞(骑士团损失1500人,奥斯曼军队损失约8000人)。

    到第三个月,岛上大部分城镇被毁,半数以上的骑士伤亡,9000名军民丧生。代客已经60多岁了,3个月没睡过一个好觉。他断然拒绝了投降的提议,对着精疲力竭的残部喊道:“还有什么比捍卫自己的信仰,献出自己的生命更光荣?”

    围攻的艰难程度超出了奥斯曼指挥官的预料。奥斯曼军队还受到粮草短缺和疾病猖獗的困扰,士气低落,无法组织一场威胁性的风暴。

    骑士团坚守马耳他的事迹感动了欧洲,一万援军赶到西西里集结。二十八艘载有援军的船只穿过海峡,悄悄驶向马耳他,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海滩。

    指挥官奥斯曼穆斯塔法是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士。在最后一次进攻失利后,他从对岸听到了援军到来的消息。最后,他心灰意冷,下令撤军,解除了长达三个月的马耳他之围。

    帝国军沮丧地撤退了,身后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岛屿。城墙上满是缺口和废墟,尸体从山坡一直堆到海湾,其中有三万奥斯曼士兵的尸体。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岛上的硝烟久久不散,伤残者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挣扎着在废墟间移动,像直立的尸体。

    面对一个伟大帝国的血腥进攻,马耳他没有灭亡,反而活了下来,虽然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这场浩劫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马耳他之围”。

    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欧洲大陆。无论在新教还是天主教地区,从巴勒莫到罗马,从巴黎到伦敦,所有教堂都敲响了钟声,许多地方的居民走上街头庆祝。马耳他小岛闻名全欧,其“信仰的堡垒”、“英雄之岛”的美誉此起彼伏。

    英国地中海军事史学者恩勒布拉德福德(Ernle Bradford)曾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在地中海航行了30年。他用一本书《大围攻:马耳他1565》把那段悲惨的历史呈现给读者。

    在奥斯曼帝国咄咄逼人,基督教世界节节败退的时代,欧洲产生了危机感和恐惧感,骑士团控制的马耳他无疑成为了地中海上基督教精神的孤岛。看了恩勒的作品,我有一种感觉:有时候文明的支柱是那么的精致,但同时又是非常坚韧的。

    奥斯曼帝国从未征服过马耳他。令人惊讶的是,最终将骑士团驱逐出马耳他的是拿破仑。从此,骑士们不再拥有自己的领地,而是在岛上耕耘了数百年,在那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了纪念围城大战的历史,今天马耳他的首都被称为——瓦莱塔。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