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束缚在茧中
时间:2022-06-16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互联网时代,这个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谁?互联网专家大卫温伯格在《知识的边界》中提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是谁呀?领导,专家,女主人,医生,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是。总之,3354号房间本身就是一张网,它包含了所有的人和想法,并将他们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这张网要和世界接轨,不能被束缚在一个茧里。
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在一所大学做过演讲。后来在讲座交流环节,有个女生问了这个问题:现在很多社交平台娱乐性太强,充斥着明星八卦,这个遛狗,那个牵手,这个出轨,那个恋爱。面对这样的信息环境,我们该怎么办?我在回答中问了她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我的朋友和微博很少看到这类信息?其次,其实网上有很多信息,有很多严肃的新闻和评论。你有没有尝试过主动获取这些信息,而不是等着被喂?第三,你不仅是信息消费者,还是内容生产者。你为改变自己所诟病的不良信息环境做了哪些努力?你写过几篇严肃的评论,挖出了太多有价值的真相和数据?
我的反问有点尖锐,但沟通过程很愉快。提问的女生表示,她意识到了“在社交平台上主动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和“反问”恰恰说明了网络时代“主动选择和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消除你视野中一些固化媒体造成的盲点,才能看到明星娱乐新闻背后更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世界。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世界。如果你只关注你喜欢的人和和你同一个圈子的人,然后等着看他们每天的发帖状态,你的视野会被你的选择所限制;如果你面对手机屏幕,除了等待新媒体的喂食什么都不做,那你只能享受各种添加剂、单一营养的信息。
房子真的是一个普遍的隐喻。打破“信息茧房”,也是为了让信息平台成为“最智能的房子”。一个被困在信息茧中的人,就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被困在哲学的困惑中:这个人在房间里想出去却不知道做什么。他试图从窗户出去,但是窗户太高了;他试图从烟囱出去,但是太窄了。事实上,他一转身,就会看到门一直开着。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