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科学也有中国味


    时间:2022-06-16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找到中国的味道。

    几天前,我的一个朋友去超市购物。一到食品柜台,他就“骂”各种零食,拿起来科学地看标签。“这个脂肪太多”“那个卡路里太多”。在他的评论里,我们俩都是空手走出超市的。

    科学也有了中国味儿

    这种“标签”在中国古代食品中是没有的。在我们的食谱中,只要碰到量的概念,就只能用“一点”、“几个”之类的词来忽悠。我知道,标签上那些非本地产品的“科学指标”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但如果我们把一切都分解成指标,无时无刻不沉迷于数字生活,把美食变成精美的“餐桌”,我总觉得这不是我们生活中应有的“中国味”。

    中国人讲究“气韵生动”;否则,他们会觉得失去了一些快乐,生活没有味道。如果中国人想有自己的梦想,这应该是其中之一。崇尚高科技的人很好,但是如果一味的跟着别人走,就会失去中国人生活的味道,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少一些。那么,别人的好,很难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那种“好”。

    有信心,中国味会回来的。中国人应该有一个梦,这个梦不仅指向未来,也指向过去和脚下。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没有消失,它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的小区里住着一位老人。虽然两鬓斑白,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在小区门口疏导交通,风雨无阻。有一天,老人从小区门口不见了,却有一位老太太来为他“站岗”。后来才知道老人病了,在家休息。替他值班的是他的妻子。

    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气节,是不可动摇的坚持。记得看到过一个历史记载:一个中国商人曾经给西方商人运中国货,结果船在海上遇到大风暴翻了。在西方的概念里,这是不可抗力。然而,第二年,中国商人交货了,西方商人对中国人的信仰感到惊讶和钦佩。

    在古代经典中,试着找出“诚”字出现了多少次。中国传统学问百家争鸣,它们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就是“大道”。这就是我们在寻找的“好东西”,它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有点超越“虽不可及,心向往之”,但因为是“心向往之”,所以既远又近,贴近我们每个人。有了自信,才会懂得欣赏别人的好。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吃饭是为了“充饥”和“好吃”。填饱肚子,享受美食,是吃饭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意义。也许,当我们重新找到我们的中国味时,我的朋友就不会担心包装袋上的各种营养指标了。科学也有中国特色。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