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蜡烛
时间:2022-06-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疫情过后,我闭门在家,读书成了最好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断断续续看了《布罗茨基谈话录》和以赛亚柏林的《个人印象》。在这两本书里,都有关于诗人阿赫马托娃的章节。对于这个“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两位作者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其中,布罗德斯基回忆说,1965年2月15日,阿赫马托娃送给他两支蜡烛。当时,布罗茨基25岁,阿赫马托娃非常欣赏他这个年轻诗人,总是给予她关心和鼓励。《个人印象》,以赛亚伯林记录了阿赫马托娃和她自己的对话。她说,“我们用20世纪的声音说话,这些新诗人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们会让我们黯然失色。”在这里提到的“这些新诗人”和“他们”中,布罗茨基是第一个。此时,布罗茨基正在流亡,在一个偏僻的荒野里收到了两支蜡烛。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更何况这些是什么蜡烛?布罗德斯基回忆道:这两支蜡烛“来自锡拉丘兹,它们极其美丽。——它们是西方制造的:透明的蜡烛,阿基米德式的……”
我无法想象透明的蜡烛是什么样子,尤其是燃烧的时候,红色的火焰在透明的蜡烛上升起。因为我见过的蜡烛都是白色或者红色的,没见过透明的。我也不知道阿基米德蜡烛长什么样。我只知道锡拉丘兹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座古城。那里的两支古典蜡烛无疑是珍贵的礼物。对于正在受苦的布罗茨基来说,它的珍贵不仅在于感情的古典,更在于燃烧的蜡烛给他的光明希望。
对于中国人来说,带芯和竹节的蜡烛是感情和诚信的古老象征。或者剪下西窗的蜡烛,表达一种情感和期待。
蜡烛,在阿赫马托娃的地方,曾经是诗歌的意象。我记得在《安魂曲》年,她写了这样一句诗:蜡烛在我的窗台上燃烧,是因为悲伤,没有别的原因。
这是只有阿赫马托娃和布罗斯基这一代人才有的记忆。蜡烛不仅是诗歌的意象,也是生活中雪泥的爪,一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蜡烛无声沧桑,燃烧着一代人的哀思。这种诗有史诗的意义。
这些年来,这两根蜡烛的细节在布罗德斯基的记忆中仍然记忆犹新。对过去的回忆,对旧诗的新读,让你感觉不一样。尤其是在武汉封闭一个多月的日子里,读着这样的诗句,让我想到了在武汉救死扶伤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想到了城市里守望相助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救灾奉献生命的医护人员,想到了那些因为病毒入侵而牺牲的人,更加痛苦。“因为悲伤,没有别的原因”,燃烧的蜡烛似乎在燃烧我们共同的心。
晚上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读后感:“关门锁门伤晚年,读诗阿赫马托娃。”不理解春风和河边的疫情,但冰冷的雨水依然在纸上绽放。樱花落月前,安魂曲后夜哀。一支蜡烛悲伤,多少人哭泣。"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