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歌

    短暂相遇


    时间:2022-06-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死亡诗社》,主演是罗宾威廉姆斯,他饰演一个叫基廷的英语老师,来到一所私立男校教书。学校的氛围很保守,男生的作业也不好做。他们必须学习化学、拉丁语和几何.在基廷先生的影响下,学生们喜欢诗歌,组织“死亡诗社”,聚集在校外的一个山洞里阅读拜伦和惠特曼的作品。有一个学生,读完诗后变得更加积极,追到了自己喜欢的女生;有个学生叫尼尔,原本是父母的好孩子,想去医学院。被基廷先生“蛊惑”后,他想演戏,这让父亲勃然大怒。父子矛盾激发了他,尼尔最终自杀。尼尔的父亲认为儿子误入歧途,学校有责任,于是基廷先生被迫辞职,离开男校。这是《死亡诗社》的故事。基廷老师本想让孩子欣赏世界的丰富多彩,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有对生活的激情,但这确实间接伤害了一个孩子。

    相见恨晚

    003010讲的是1959年的故事。让我们来看看1968年的一个故事。是真实的经历,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

    1968年,一个名叫迈克尔坎宁安的15岁年轻人正在洛杉矶的一所中学学习。课间休息时,他会跑到校园的一个角落里抽烟,总有一个女生在那里抽烟。那个女孩很漂亮也很酷。坎宁安搭讪女孩,问她,嘿,你喜欢鲍勃迪伦吗?那是1968年,每个年轻人都特别热情,都是潜在的诗人。每个人都喜欢鲍勃迪伦。然后男孩说,你觉得莱昂纳德科恩怎么样?科恩比鲍勃迪伦好吗?女生抽完烟问,你看过T.S .艾略特吗?你见过弗吉尼亚伍尔芙吗?女孩说得很慢,声音也提高了一点。她说了两位作家的全名,诗人T.S .艾略特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好家伙,说实话,我没见过。

    第二天,迈克尔坎宁安去了学校图书馆。书架上没有艾略特,只有一本伍尔夫的《死亡诗社》。他借了《达洛维夫人》在家看书。他看不懂伍尔夫在写什么,但他能欣赏那些句子。在坎宁安的回忆录文章中,他是这样说的:“我从未读过或写过如此复杂、有力、准确而优美的句子。她的发音像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吉他一样娴熟。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在自发和掌控大局之间,在毫无头绪和形式稳定之间,一次又一次找到准确的平衡点。”坎宁安说,语言是一种活的媒介,那些句子是灵活的,能给人快乐,有无穷的变化。

    坎宁安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写了几部小说。《达洛维夫人》这本书一直在他脑海里。他写了一部小说,名字叫《达洛维夫人》,还被改编成了电影,他自己是编剧。你可能看过这部电影,其中三位女明星出演了——妮可基德曼、朱丽安摩尔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分别扮演了三次女人。

    大约100年前,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写下了《时时刻刻》;50年后,一个15岁的学生在洛杉矶自己家里看《达洛维夫人》。这个学生后来当了作家,写了剧本,把《达洛维夫人》变成了电影里的叙事主线。

    有一种说法,各个年龄段的作家围坐在一个大圆桌前,你不知道谁能和谁对话,谁在影响谁。他们不是按照文学史的传承来写,他们有自己的阅读语境和喜欢的前辈。我们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当我们不知道会遇到哪本书的时候,突然觉得缺了相见恨晚,发现自己当初的小心思是很久以前某个作家写的。他穿越时空,讲述自己的故事。你捧着一本书,发现从来没有人这么靠近你的心,这么温柔贴心地和你说话。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


    • 用户名:
    • 密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