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剧是怎么拍出来的?
时间:2022-06-14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创造收视奇迹,多次获得艾美奖奖和金球奖提名的传奇美剧《豪斯医生》,早在2012年就已落下帷幕。但是八年了,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该剧编剧为美剧史上最受欢迎的医生格雷戈里豪斯营造了一个理想的职场环境:设备一流的教学医院,总有富有挑战性的罕见疑难病例;欣赏他的才华,在必要的时候总是牵着缰绳不让他犯大错,同时和他有些暧昧的单身女院长卡迪;对他无限包容的好哥们好同事威尔逊博士;一群优秀的下属,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和专长,但他们始终认可豪斯医生的医术和领导能力。
作家兼制片人大卫肖将豪斯设定为穿着白大褂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福尔摩斯一样,豪斯有着天赋的智商,敏锐的洞察力,会说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还会演奏多种乐器。他是流行病学和肾脏病学的专家。豪斯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也相当丰富,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过硬,临床实践能力极强.对人类医术的一些极端想象。
103010第一集展现了豪斯在医院里不同寻常的地位:一个病人是医院投资人,肤色偏黄。豪斯告诉病人,这是因为他最近服用了大量完全没有必要的维生素补充剂,并推断病人的妻子并不关心他。“你黄了她也看不见你”,然后推断患者妻子很可能有外遇。3354病人派人跟踪他的妻子,结果发现他确实是对的。离婚后,病人恼羞成怒,跑到卡迪院长那里投诉。卡迪回答说,“这家伙是我最好的医生。即使你退出,我也不会解雇他。”
只有这样一个独特而理想的条件,才能让豪斯这样一个几乎从不穿白大褂,傲慢自大,态度恶劣,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作弊,却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挽救生命的医生,在这家医院工作。就戏剧效果而言,人们喜欢看这种天才对社会既定规则的肆意破坏,这种“肆意”也是故事向不同方向展开的支点。
豪斯代表了人类医疗技术的极致。他丰富的资源和出众的智力,他敏锐的个性,他对工作的绝对投入和周围人的帮助和保护,使最前沿的医学在他手中发挥了最大的能量。
现代医学奇观当然是《豪斯医生》的卖点之一。其实它的剧情是高度套路化的:每一集都会展现一种普通医院几十年都可能看不到的罕见疾病,然后让豪斯和他的团队用各种方法找到治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前沿医学技能,同时也可以看到医学的无力。3354绝症和他在这里一样是绝症。他能比其他医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但他不能创造奇迹。
与此同时,学法律的大卫肖和他学哲学的编剧团队,也有意借助这位另类医生与病人、同事、疾病、医疗工作的纠结与碰撞,探讨许多在社会伦理边缘疯狂探索的问题。毕竟天才医生治疗疑难杂症的故事很难持续八季178集。强大的编剧团队想让这部医疗剧起到情感剧、家庭伦理剧、推理剧、侦探剧、职场剧、医疗科普的复合效果。
豪斯反传统的英雄设定可以说是该系列成功的起点。事实证明,豪斯的形象大获成功,“毒舌怪才”出现在2010年前后。观众的男主角审美观集体发生了变化,《豪斯医生》新福尔摩斯、《神探夏洛克》莱特曼、《别对我说谎》谢尔顿相继走红。智商极高但性格或心理有明显缺陷的男主角的设定开始流行。医院中的人心与人性
陈佐(化名),上学时加入《生活大爆炸》字幕组,现在成为急诊医生,似乎这部剧除了主角豪斯的光环有点过了。它很好地刻画了医疗工作、医患关系、医院同事关系、医疗引发的伦理等问题,有很深的现实基础。“这部剧以一种非常不现实的方式反映了最现实的医疗工作。”
由于专业医疗团队在创作阶段的深度参与,《豪斯医生》真实、专业的还原了临床诊疗过程,得到了医疗界人士的高度肯定,甚至帮助医生救人。003010记录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案例。一个男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很低,食道发炎,无缘无故发烧,视力听力几乎丧失,动脉完好,但心脏衰竭,医生无能为力。2012年,患者在德国马尔堡大学附属医院找到了——诊断专家、《豪斯医生》“死硬粉”rgen schaffer博士。他在学校开设了《柳叶刀》诊断专题课。病人奇怪的症状,他恰好在第七季的一集中看到过类似的病例,最终确认病人的病确实是剧中植入的金属髋关节导致的钴中毒。
更多时候《豪斯医生》带来的是专业领域之外的灵感。在该剧多年的影响下,陈佐早就体会到了行医过程中医患之间微妙的博弈,既需要相互信任,又不可避免地相互不信任。从医多年,他才明白,那些剧中呈现的各种奇人怪脸,都不是艺术加工。医院里的心和人性,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或者
戏里戏外,都没有什么太大不同。“像豪斯这种水平高、脾气坏的医生是有的,他们其实很用心,但患者感觉不到;有的医生就处理得很圆滑,能让患者满意,但其实没怎么用心。患者很难在专业层面判断一个医生好还是不好。”难逢敌手
单就医疗剧这个门类而言,《豪斯医生》落幕之后,国内外至今仍很难找到在质量与高度上能与之匹敌的作品。2001年郑晓龙执导的《永不放弃》为国产医疗剧开了个头,20年来虽然不乏引发收视热潮和社会讨论的佳作,但国产医疗剧仍不免落入几乎所有国产行业剧都未能避免的窠臼——对医疗行业的刻画不足,对医务人员的感情生活、人生问题又过于关心。
剧评人何天平认为,国产医疗剧在体现专业精神上仍存在欠缺。“我们这边不只是医疗剧,所有行业剧,都没什么太强的专业精神,尽管主创会告诉你他们做了很多功课,在医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做了很久的田野调查,但最后也只是还原了外人都能看到的东西,对职业内核、伦理规范等的体现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