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微博的致富秘�
时间:2022-06-13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19岁的赵成是南京十二中一名普通的应届毕业生。为了跟上潮流,他在2010年3月27日注册了“几乎先生”微博。暑假过完了,家里也没什么事,就一直回复别人的评论。到7月份,粉丝数量已经达到5000多人。这让他很兴奋,开始研究如何“养”微博,于是采取了以下措施:
赚大钱。赵成认为,要想增加粉丝,必须给微博一个官方的名字。他苦思冥想后,把原来的“差点先生”改成了“尴尬百科”,和微博内容非常接近。而改名字只是一个开始。想要快速拥有正版粉丝,就需要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让人们关注自己。他瞄上了草根微博排行榜的榜首,通过持续的投稿逐渐吸引了“牛博”的关注。
到8月底,他已经得到了几个“牛博”的关注,他的稿件不断被转发。他每次转发,他的“糗事百科”就出现在几个“牛博”上,自然引起了牛博粉丝的关注。5个月时间,他的粉丝迅速增长到35万人,挤进微博转发榜前三,影响力不亚于一家中型都市报。
传帮带。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关注他的粉丝明显在减少。他敏锐地意识到,要保持微博的生命力,仅仅依靠“有钱”不是长久之计。他决定开辟第二条“战线”:选择几家与他的粉丝相似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企业发展需要微博的影响力,我也需要他们的粉丝。他们把我送来送去,我把他们送来送去,吸引对方粉丝的关注。”这一举措开启了百科全书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短短5个月,粉丝数增长近20万,到2011年6月,已经超过60万。
敢于冒险。2011年5月4日晚上10点22分,赵成发了一条微博:“在贴吧看到的大冒险游戏:写下你的手机号,看看有没有人跟你说晚安。”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手机号码,无异于泄露隐私。但赵成认为,这能引起叛逆的“80后”、“90后”的好奇心。
果然。这条微博发出不到一分钟,他就收到了一条“晚安”的消息。在他回过神来之前,一个国际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当晚,赵成收到1000多条短信,600多个电话,手机几乎被打爆。
赵诚事后了解到,仅在“糗事百科”上,就有12600多人参与了这个冒险游戏。
求转型。赵成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冷静地总结得失,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长盛不衰,就要在第一时间抓住热点话题,转发各种有趣的素材。他放弃了打游戏、逛街、课间活动、上网聊天,全身心投入到咨询和信息处理中,再加上精美的图片,增强了微博的号召力。
在发布的内容上,他绝对把握了几个原则:注重趣味性;绝对真实;不要捕风捉影;无低俗色情;不要玩弄政治。他很认真的说:“60多万粉丝遍布全国,甚至海外,影响力不亚于江苏卫视的一半。稍有不慎,恶劣影响不可估量,一点也不能大意。”
在成为草根微博百强博主后,很多广告主找到赵成和他合作,但他只接一些软广告,单他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2万元。他说,“如果我向所有广告商承诺我的收入一定会超过这个数额,那我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寒心了粉丝。我绝对做不到。”
微博改变了赵成,让他从一个害羞内向的男生,变成了微博里自信的草根博主。他下一步的计划是,在不放松学业的同时,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打理微博,让他的粉丝在年底达到100万。他自信地说:“其实很简单。只要勇敢迈出关键的一步,就会有自信,为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成功一定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