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比标准答案更重要的东西
时间:2022-06-12 来源: 作者:[db:作者]  浏览次数:
我有一篇文章收录在语文课本里。那一年,我的孩子正好是第一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九年级学生,他的同学对他说:“你回去问问你爸爸这篇课文要考什么?”
于是儿子跑回来问我。
我没听进去,却差点晕倒。我这辈子最讨厌考试了。没想到我的文章成了别人考试的题目。
我挠了挠头,尴尬地说:“真不知道学校老师会考什么……”
“但是,”儿子焦急地说,“你是作者。”
“问题是我写这篇文章不是用来当考题的。”
后来学校真的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测试。
儿子考完试后,我突发奇想,让他把试卷拿回去,让我也考。
本来我是不考的,但是考了以后发现题太多了,写不出来。我写完试卷后,儿子对着答案只得了87分。儿子一脸悲伤地告诉我:“爸爸,你这个成绩在我们班只能排第十三或者第十四。”
听到这里我有点惊呆了。当然考十三四名也不错,但至少说明我们的制度更偏向于那十二个分数比我高的同学。
这真的太可怕了。如果所有的人都“好”,都成为高分考试高手,那以后谁来当作者写文章给别人看呢?
本来学习语文就是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用语文表达自己的能力。但在这样的体制下,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语法、词性等技术问题占据,以至于虽然考试能力强,却加深了对语文的疏离感。这样的异化不仅剥夺了学生从阅读中被感动和思考人生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写作和表达的兴趣,使他们写流畅的文章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就算你语文考了高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这只是我们可以举出的成千上万个千千的例子中的一个,但这样的例子是太好了的最大风险。这样做的风险是,一旦主流思想是错误的,我们将在劫难逃。
长期观察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茨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观察:
他发现,由于母鹅喜欢颜色鲜艳、翅膀厚的“肌肉男”公鹅,同类竞争的结果是,一代代的公鹅颜色变得更鲜艳,翅膀也更厚。可惜鲜艳的颜色让大雁更加暴露,丰满的翅膀减缓了它们的飞行速度。这种“同类竞争”的优势,恰恰是“自然竞争”的劣势。于是,一代又一代,鹅在自然界面临着灭绝的压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肌肉男”公鹅公鹅,和顺应社会主流的“好”孩子一样,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回报。但是鹅自己很难理解,它们的同类竞争优势加速了它们的淘汰。
本文来自华纳娱乐文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
下一篇